工信部研討會力挺3D打印 概念股有望繼續炒作
昨日在由工信部、科技部等聯手主辦的“新工業革命與增材制造”國際研討會上,傳出對3D打印的力挺之聲。與會代表在發言時指出,3D打印應用領域量大面廣,或將引發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
目前,中國的3D打印產業正蓬勃發展。技術方面,目前,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也相繼研發出多種系列的3D打印機,部分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海外市場,在美英等國,3D打印技術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由于3D打印制品能實現產品的自然無縫連接,從而達到傳統制造方法遠不可及的結構穩固性和連接強度,已成為國外研究空間飛行器的關鍵技術。
概念股有望繼續炒作
中信建投發布的研究報告稱,根據咨詢公司Wohlers Associates 的統計,2011 年全球3D 打印產品(設備+服務)的銷售總額已經達到16.8 億美元,近十年時間里以年均27%的速度高速增長。該公司進一步預測,未來5-10 年全球快速成型市場將繼續以年均20%的速度膨脹,2019 年可達66.5 億美元的體量。
研報指出,從需求角度來看,軍工領域快速成型的技術應用最為成熟,國產四代戰斗機的升級換代需求也最為緊迫,航天軍工市場將率先爆發,受益標的為中航重機[1.17%資金 研報]和機器人[1.02% 資金 研報]。電站鑄鍛技術上已經成熟,但獲得認證、培育市場需要一定時間,需求窗口有望在中期打開,相關標的為南風股份[0.33% 資金 研報]。同時,工業設計和醫療應用在國外已經普及,也有望在中期打開市場,相關標的為海源機械[2.82% 資金 研報]和銀邦股份[-0.66% 資金 研報]。最后,消費級需求在世界范圍內都剛剛興起,需要更長時間培育市場,是遠期的故事。
從產業鏈環節來看,從國產技術的成熟度上看,中下游設備、加工要勝過上游的材料制造。實際上,材料工藝上的限制是3D打印技術最大的瓶頸,部分材料(尤其是金屬)尚需進口,國產化需要一定的時間投入。但值得一提的是,銀邦股份的技術合作方吳鑫華教授是國際一流的材料和快速成型專家,公司在3D打印產業的前景值得期待。
因此,建議關注的上市公司順序依次為:中航重機、機器人>南風股份>銀邦股份、海源機械、大族激光[1.39% 資金 研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