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士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分子結構
Williams表示,該項目靈感來自于他正研究ChemSpider 2D和3D分子結構數據庫。早在64年前,科學家還不了解DNA的結構。就連現在著名的雙螺旋結構也是誕生于1953年。在Rosalind Franklin的幫助下,博士生Raymond Gosling通過顯微鏡拍攝了分子的X射線圖像。即使如此,研究人員也不能完全確定他們所看到的形狀。
想象一下,能夠手持蛋白質結構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這對于生物、醫療、教育等領域也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并且,通過3D打印技術還可完全加速其開發過程。
Williams博士所開發出的這款軟件意味著很多復雜的結構可以簡單地通過3D打印而制作出來,而再也不用動手將許多小巧的珠子放在一起。
在Williams的研究中,3D打印的分子結構已經通過一系列基于工業和桌面的3D打印機進行了相關測試,包括3D Systems、Stratasys Mojo和Makerbot,除此之外,相關3D文件也可以輕松地進行轉換,并支持Jmol交互式教程。Williams博士表示,“JMol數據庫是一個自由化學結構數據庫,提供并支持超過5800萬個結構的屬性、相關信息以及3D視圖。”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