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ise應用3D打印技術完美挑戰猛犸象骨架重建項目
近期,Materialise正處理一個史無前例的龐大的工作量的SLA 3D打印項目——為西歐展出的第一個猛犸象骨架進行完全3D打印重建。
組成骨架的320塊骨頭經過掃描和數字重建,將進行3D打印,完成并配備定制框架以支撐骨架。從10月開始,3D打印的猛犸象將在比利時城市Lier展出,這里是原始猛犸象的發現地。
以比利時城市命名的利爾猛犸象自1869年以來一直在布魯塞爾皇家比利時自然科學研究所展出近150年。但現在它將回到Lier,從10月開始將以3D打印方式展示。
Materialise正在與博物館合作,對整個骨架進行3D打印,整個骨架由320塊骨頭組成......畢竟,猛犸象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之一。我們之前見過3D打印的猛犸象重建和雕像,但不是這些比例。
重建猛犸象對Materialise工程師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猛犸象的320塊骨頭中的每一塊都在布魯塞爾的博物館進行掃描,然后通過與其常駐古生物學家的密切合作對骨骼進行數字化重建,以達到最高的解剖精度。每次掃描也需要使用Materialize Magics軟件清理和準備3D打印機,因為掃描只是生成3D圖像而不是適合3D打印的結構合理的3D形式。
Materialise工程師在開發一種由碳制成的更復雜,準隱形的內部安裝結構時也面臨著挑戰,而不是堅持原有的19世紀外部安裝系統。
在數字階段工作時,他們必須確定如何最好地將這種定制結構安裝在骨骼內,并整合碳管的入口和出口孔。Materialise 應用其子公司RapidFit豐富的汽車工具專業知識,并創造了一種輕巧但堅固的結構,重量只有300公斤。
巨型復制品巨型骨頭很快將在9臺Materialise的Mammoth SLA 3D打印機上進行3D打印,該打印機專為需要超大打印容量的項目而設計(打印機床尺寸為2200x700x800mm)。采用0.1mm精度的樹脂,猛犸象將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成打印,然后再進行涂裝,并涂上不同的涂料,紋理和漆,這樣骨頭就可以像原來的骨架一樣精確地貼合可能。
“該項目的規模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因為我們必須將不同領域的專家聚集在一起,包括工程師,古生物學家和精加工專家,并在完成最后期限的同時調整我們對成品模型的愿景”,項目經理Gertjan Brienen表示。“原始骨架呈現出一些不準確的地方,反映了150年前最初安裝時的知識。一個例子是它的尾巴長度,我們現在知道它比最初想象的要短。最初的猛犸象骨骼也缺少一些骨頭,包括它的左側牙齒。我們鏡像了正確的牙齒,并在Materialise 3-matic中重新創建它,以獲得比用于完成原始骨架的木制牙齒更精確的復制品。通過鏡像原始骨骼結構的一部分,也可以精確地恢復破碎的上頜。這意味著3D打印的猛犸象將比原始的更加科學準確。“
Materialise對于考古項目并不陌生,之前曾為Tutankhamun國王和冰鼴鼠的身體進行3D打印重建工作。在這個項目中,他們與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MietjeGermonpré博士密切合作。“3D打印越來越多地被證明是古生物學領域非常有用的工具,使我們能夠在不破壞珍貴原件的情況下研究化石,并與世界各地的同仁在同一化石上進行合作。MietjeGermonpré博士說:“有史以來第一個完整的巨型骨架是3D打印的,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