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實現復雜腫瘤模型3D打印,使癌癥治療更快、更便宜、更少痛苦
時間:2023-10-18 09:20 來源:生物通 作者:admin 閱讀:次

一個由跨學科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成功地創造了一種更好的復雜癌癥3D建模方法。來自滑鐵盧大學的研究小組將尖端生物打印技術與合成結構或微流控芯片相結合。該方法將幫助實驗室研究人員更準確地了解異質性腫瘤:腫瘤中有不止一種癌細胞,通常以不可預測的模式分散。
傳統上,醫生會對病人的腫瘤進行活檢,提取細胞,然后在實驗室的平板培養皿中培養它們。“50年來,這是生物學家理解腫瘤的方式,”應用數學博士后研究員、該研究的主要作者Nafiseh Moghimi說。“但十年前,人體試驗中反復出現的治療失敗讓科學家們意識到,2D模型并不能捕捉到體內真實的腫瘤結構。”該團隊的研究通過創建一個3D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該模型不僅反映了腫瘤的復雜性,而且還模擬了腫瘤周圍的環境。
腫瘤治療耐藥性是由腫瘤內多種細胞類型和異質性所導致。腫瘤細胞間及細胞與微環境的相互作用在腫瘤進展與侵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于診斷和化療耐藥性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開發了由共培養細胞構成的3D生物打印體外乳腺癌腫瘤微環境模型,這些細胞分布在水凝膠基質中,具有受控的架構以模擬腫瘤異質性。我們假設腫瘤可以通過癌細胞負載的共培養水凝膠結構來代表,而其微環境可以通過能夠在其產生化學梯度的微流體芯片來模擬。乳腺癌細胞(MCF7和MDA-MB-231)和非腫瘤性乳腺上皮細胞(MCF10A)被嵌入到藻酸鹽-明膠水凝膠中,并使用多墨盒擠壓生物打印技術進行打印。這種方法允許精確控制共培養系統中細胞的位置和排列,從而實現各種腫瘤結構的的設計。我們制備了兩種不同類型細胞處于特定初始位置的樣品,其中每種細胞的密度都受到嚴格控制。這些細胞要么隨機混合,要么按順序排列成不同的層以創造出細胞異質性。為了研究細胞向化學吸引物的遷移,我們在具有逐漸化學梯度的室中創建了化學微環境。為了驗證這一概念,我們使用此裝置研究了MDA-MB-231細胞在不同比例的MCF10A細胞存在下向上皮生長因子梯度的不同遷移模式。我們的方法綜合運用了3D生物打印和微流體設備來創建代表不同患者中發現的腫瘤的各種結構,這為研究癌細胞的行為提供了具有高空間和時間分辨率的優秀工具。
這項研究是在數學醫學實驗室進行的,由應用數學教授Mohammad Kohandel監督,匯集了幾個學科的進步。“我們正在創造一些在加拿大非常非常新的東西。也許只有幾個實驗室在做類似的研究,”Moghimi說。Moghimi和她的團隊對創建復雜的乳腺癌模型特別感興趣。繼皮膚癌之后,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
首先,該團隊制造了聚合物“微流控芯片”:一種蝕刻有通道的微小結構,可以模擬病人腫瘤周圍的血液流動和其他液體。接下來,該團隊培養了多種類型的癌細胞,并將這些細胞培養物懸浮在他們自己定制的生物墨水中:一種由明膠、海藻酸鹽和其他營養物質組成的雞尾酒,旨在保持細胞培養物的活力。最后,他們使用擠壓生物打印機——一種類似于3D打印機的設備,但用于打印有機材料——將不同類型的癌細胞分層到制備好的微流控芯片上。其結果是一個復雜癌癥的活的三維模型,科學家可以用它來測試不同的治療模式,比如各種化療藥物。
乳腺癌的治療尤其具有挑戰性,因為它在轉移時表現為包含多種類型細胞的復雜腫瘤。依靠一次或兩次活檢的細胞來準確地代表整個腫瘤可能會導致無效的治療計劃和不良的結果。3D打印的腫瘤模型證明了新技術如何為晚期乳腺癌等嚴重疾病提供更快、更便宜、更少痛苦的治療。
參考文獻
Controlled tumour heterogeneity in a co-culture system by 3D bio-printed tumor-on-chip model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