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骨折后無法行走,3D打印技術幫了他
時間:2023-12-22 10:48 來源:長沙市第三醫院 作者:admin 閱讀:次
通過3D打印定制個性化的金屬假體,有利于誘導細胞和血管的長入及營養的循環代謝,從而加速患者的修復過程。同時該金屬假體具有良好的初始穩定性,患者術后可早期負重行走使患者可盡早回歸正常生活。

術前充分準備后,雷青團隊成功進行手術,1小時完成假體安裝。術中檢查植入假體穩定性良好,復查X片顯示骨折處對位對線準確,假體匹配良好。術后,醫護團隊為謝大爺制定了合理的診療方案,指導早期下床活動和膝關節屈伸鍛煉,患者術后第三天可扶助行器行走,膝關節屈曲角度達120度,患者及家人很滿意。
雷青介紹,3D打印技術可滿足個性化臨床需求,將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從形態個性化到功能個性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神形兼備”。
精準醫療是21世紀醫學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雖然標準化骨科內置物可滿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但個體差異大,為提高手術效果,術中鋼板與骨性結構需盡量貼服。預塑形重建鋼板會降低強度和增加疲勞斷裂風險,螺釘孔變形會影響螺釘置入和鎖定,降低內固定穩定性。3D打印技術可量身定制個性化鋼板,提高鋼板與骨面貼服和穩定性。運用3D打印技術進行手術模擬、預塑形和導航模板制作,可減少手術時間和組織創傷,精確術中定位,縮短康復時間,提高療效并節省費用。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