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載藥3D打印薄膜改變癌癥治療模式,緩釋時間長達23天,降低化療毒性
時間:2024-04-23 09:10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藥物3D打印
澳大利亞大學科學家研究表明,載藥3D打印薄膜可以永遠改變癌癥治療。其由含有特定劑量抗癌藥物5-氟尿嘧啶和順鉑的凝膠制成,這些新穎的薄膜被證明可以殺死超過 80% 的肝癌細胞,并顯著降低復發率,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傳統化療的系統毒性。相關研究論文《Printing a cure: A tailored solution for localized drug delivery in liver cancer treatment》發表于2024年4月最新一期《國際藥學雜志》。

全球每年有超過8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肝癌。目前主要治療方案是手術切除腫瘤,然后輔以化療。盡管這對防止復發至關重要,但會帶來副作用,很多患者會選擇停止治療。
鑒于此,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術后化療負載薄膜,可將 5-氟尿嘧啶 (5FU) 和順鉑 (Cis) 直接釋放到手術部位。結果顯示,其能殺死可能殘留的癌細胞,并降低傳統化療帶來的副作用。該薄膜最初作為肝癌輔助療法而開發,但也可用于治療卵巢癌、頭頸癌等其他癌癥。

此外,該薄膜能在長達23天的時間內控制藥物的釋放,確保持續的治療效果。
研究人員表示,使用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他們能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包括定制薄膜幾何形狀、調節藥物釋放曲線,以及添加或去除活性成分。

研究團隊計劃對該薄膜開展臨床前試驗,以進一步厘清腫瘤大小與最佳給藥和施藥劑量之間的關聯,為未來的臨床試驗奠定基礎。
薄膜的可生物降解特性增加了一個顯著的優勢,即無需在治療后進行手術切除,使其成為肝癌治療中更方便、對患者更友好的選擇。
論文https://doi.org/10.1016/j.ijpharm.2024.123790
中國的藥物3D打印
在我國,也有南京三迭紀、深圳元一智慧醫藥科技等少數幾家公司在專業從事藥物3D打印的業務。

2023年10月,主攻藥物3D打印的南京三迭紀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Pre-C輪融資,至此三迭紀已經累計融資達到10億元左右,再一次引發了行業對3D打印藥物的強烈關注與討論。同時,南極熊注意到,資本市場對3D打印藥物的認可,也帶動其他研究藥物3D打印的團隊開始介入這一領域。
2023年,專注于醫藥3D打印領域的創新型公司深圳元一智慧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一智慧”)成立,據南極熊了解,元一智慧由具有工學背景的藥劑學博士研究生創立。公司核心目標為醫藥3D打印裝備及產品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包括醫藥3D打印裝備及其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標準與非標耗材定制、3D打印藥物制劑、3D打印寵物制劑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發。

除此之外,元一智慧開創了數字化藥物遞送系統(Digital drug delivery system)的全新劑型研發領域,提出藥物遞送的STLD技術,根據臨床和藥代動力學需求,通過制劑三維結構設計,實現對藥物釋放速度(Speed)、時間(Time)、空間(Location)和劑量(Dosage)的精準控制。

作為國內新成立的從事醫藥生物3D打印設備開發和應用開發的公司,自創立以來,致力于設備及其應用開發不斷探索。據公司負責人陳博士介紹,元一智慧研發了基于墨水直寫(Direct ink writing,DIW)的3D打印技術,具有常溫或低溫成型、四頭多模成型的優勢,將極大利好溫敏生物材料的活性保持和復雜制劑結構的設計。
元一智慧設計制造的國產多通道3D打印設備,已被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武漢第三人民醫院、中國藥科大學、廣東藥科大學等6所高校和醫院所使用,應用于前沿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然而,他發現設備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如何利用設備的先進技術,開發出有利于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產品,才是藥學出生的他的使命,這也是元一智慧的初衷。陳博士表示,設備的研發和投入市場,不是團隊的目標,只是公司短期內的生存保障。公司的核心目標是基于自研DIW設備,實現改良型藥物制劑的研發,以解決傳統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單一規格制劑與“人”這一復雜生物體的個性化用藥需求之間的矛盾,實現按需精準用藥。目前,元一智慧處于技術開發期,已完成3D打印口崩速釋、胃滯留緩釋、精準劑量、緩控釋、寵物個性化制劑等多個技術的開發,這些技術將首先投入罕見病用藥的研發。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