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大利亞大學指出3D打印可治愈神經系統疾病新思路
時間:2024-05-08 11:40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南澳大利亞大學材料工程師Matthew Griffith提出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新思路
Griffith教授表示,由于3D打印生物墨水可以在人體內修復受損的神經元,因此失明、耳聾、慢性疼痛、癲癇、運動神經元疾病和帕金森病等 "不治之癥 "都可以被治愈。

△Griffith博士開發的生物墨水
技術研發背景
據南澳大利亞大學稱,全球約有30億人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另有2億人失明;五分之一的人患有慢性疼痛。所有這些病癥都與神經元誤觸發有關,從而導致大腦、感官和行為發生不良變化。
目前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和失明的技術包括腦深部刺激和人造視網膜。然而,由于電極由金屬和硅等堅硬、不靈活的材料制成,生物相容性較差,因此這些技術的成功率有限。
因此,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使用3D打印來創造更精確、有效的治療方案,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和改善。

△生物墨水的整體概述
3D打印生物墨水可以修復受損的神經元
Griffith教授表示:“為了幫助指導我們的研究,我們與很多受這些疾病影響的患者以及很多試圖治療他們的臨床醫生進行了交談。在我們共同努力的過程中,我們都為有可能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治愈這些疾病而感到興奮。”
Griffith教授及其在南澳大學未來產業研究所的團隊正在開發碳基生物相容性油墨,將生物墨水通過3D打印技術制成柔軟、靈活的裝置。這些裝置可以通過手術植入,并根據需要與神經網絡進行電子通信。
Griffith指出:“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打印廉價的電子設備,用我們身體能聽懂的語言與我們的身體對話,從而對損傷和疾病進行重新編程。神經元受損或誤動作會造成災難性后果,導致失明、癱瘓和一系列我們無法治愈的神經系統疾病。我們相信,通過開發巧妙的有機電子墨水,我們可以將其3D打印成靈活的設備,這些設備能夠與神經元對話,生長出新的神經細胞,并創建人工神經接口,從而改變這種狀況。”
這一創新標志著醫學領域對于技術的不斷探索和應用,為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開辟了新的前景。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