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向技術臨界點加速
時間:2024-11-17 10: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admin 閱讀:次
未來的世界會是什么模樣?
在最新出版的《奇點更近》一書中,未來學家庫茲韋爾勾勒出一幅壯麗的圖景:人類將與人工智能(AI)“融合”,開啟奇妙的旅程,包括思維能力爆炸式增長、創造力爆棚,疾病、衰老等一系列愁人的問題也能逐步得到解決。作者甚至猜測,生活在未來的人將達到某種意義上的“數字永生”。
庫茲韋爾認為,我們正處于人類歷史上最激動人心和最重要的年代,“人類邁向奇點的千年征程已經步入沖刺階段”。
所謂奇點,指的是技術發展到一個臨界點,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將達到或超越人類智能水平。一旦邁過這個臨界點,整個世界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庫茲韋爾理論的核心是技術進步的“加速回報定律”。這個定律認為,科技發展并非勻速前進的,而是呈指數級增長,其與創新互為動力,二者進展速度都會越來越快。庫茲韋爾引用了從生命演化到計算能力等大量實例證明其觀點,并由此得出結論:“那個預想中的未來”可能比我們想象得更快來臨。
早在1999年,庫茲韋爾就預言,到2029年人類將擁有超級人工智能。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他“過于樂觀”,實現這一目標“至少需要一個世紀”。然而,2022年底,ChatGPT展示出生成式AI的廣闊前景,證明庫茲韋爾的樂觀不無道理。
除了人工智能,包括納米機器人、腦機接口等在內的眾多技術也如庫茲韋爾預言的那般迅速發展。
比如,在2023年1月,《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發表了巴塞羅那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用納米機器人攜帶藥物對膀胱癌進行治療的研究。研究顯示,這種治療方法可以讓實驗鼠身上的腫瘤縮小90%。延展來看,應用納米機器人來治療癌癥,從而延長人類生命的設想,曙光已現。
又如,美國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宣布將開展第二例腦機接口手術。該公司同時預測,在幾年之內,將會有數千名患者將接口裝置植入大腦。雖然這項技術目前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在不久的將來,人類通過腦機接口與計算機實現意念交互應當不是夢想。如果將納米技術和腦機接口這兩項“黑科技”結合起來,實現庫茲韋爾所說的人機融合、智能倍增也將是完全可能的。
應該說,庫茲韋爾理論的意義遠遠不止描繪出一個激動人心的未來。他的思考方式凸顯了知識的價值。業界評價認為,他運用了一種“超越貨幣的方法”成功衡量了算力增長和信息技術給人類帶來的福祉。這也是未來學能夠超越預測、幻想,成為一門嚴肅學科的重要理由。
此外,未來學也引發了深刻的哲學思考,涉及意識的本質、身份認同和人類未來走向等諸多議題。在一個機器智能可能超越人類的世界里,人類是會被時代所淘汰,還是將突破現有局限,邁上一個全新的層次?庫茲韋爾認為,盡管有許多歷史經驗表明,技術發展最終都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但如果人們簡單套用這個歷史規律來預測未來,或許會存在巨大的風險。
這也是《奇點更近》試圖表達的一個重要觀點:要確保人類在奇點到來后迎來一個美好的時代,需要在奇點到來之前就對人與技術、人與人以及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思考,并從中找出方法,確保技術始終沿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孫昌岳)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推薦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