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工程師為歐洲航天局開發冷噴3D打印技術
3D打印進入太空, 這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本周,歐洲航天局(ESA)宣布,他們也在加緊開發新的3D打印技術,這種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改變現在的三維打印。來自柏林三一學院的愛爾蘭工程團隊將領導一項國際行動,為航天部件制定冷噴3D打印,這個項目為期四年,ESA將提供100萬歐元的財政支持。
教授羅科Lupoi(中)檢查他做的TCD,與助理教授(左)肖恩·麥克法登和安東尼·羅賓遜的3D打印機和專用噴霧裝置的產品樣品。
如果你對科技比較了解,那么你會說冷噴金屬制造已經存在了呀! 如果是這樣,你是對的。 冷噴制造由俄國人在20世紀80年代開發的,該技術已被用于大型金屬制造商(包括GE)和軍隊用于各種應用中,但主要是修復已損壞的金屬物體。
簡而言之,該技術就是向周圍噴灑很細的金屬粉末以非常高的速度來構建部件或修復損壞的部件。 通常,這些組件依靠低溫合金的金屬,如銅,鋁和鋅。 因此,在許多方面不同于傳統的3D打印,尤其是在其溫度上, 冷噴基本上不需要太高我溫度,在室溫下進行,這意味著沒有與發熱相關的變形或損壞部件的危險。
光是依靠速度就足以把材料粘結在一起了, 這顯然需要特別高的速度來實現的; 因為事實上,你需要過音速音兩倍的速度:即每小時2472公里。 實際上,金屬粒子可以加入到氣體中如氦,然后將其在每小時2472公里的速度噴霧。 羅科Lupoi教授,誰項目的領導都解釋說,“你加速氣體超過音速,如果你注入的粒子進入氣體也將達到超音速。 粒子移動速度不夠快,滲透到表面,因此您可以比其他技術更快速建立模型。“
生產速度快,在理論上是令人驚異的,它還有一些其他優點。例如有毒物質或造成大量的污染。 由于Lupoi教授解釋說,冷噴3D打印需要原料較少,也使得它更加環保。 “Lupoi教授說。 “冷噴就像一個噴漆機,建立一個形狀后,應用層在幾秒鐘內完成。” 這意味著多種材料也可以容易地組合在一起。
當然該技術也有問題需要克服,包括精度,必要的組件的成本高,可用金屬的數量有限等。 Lupoi的助理教授解釋說,“我們將帶給冷噴3D打印到一個新的水平, 我們要冷噴既便宜又不失性能。“
該技術如果成功的話,將有更多的行業采用該技術,像飛機、汽車制造業等,我們期望著金屬3D打印技術的飛躍發展!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