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vil 3D將3D打印機硬件和軟件集成到一個平臺上
盡管在各種在線眾籌平臺上我們看到可各種層出不窮的“準專業”級或發燒級的3D打印機,但這些產品很少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成為下一個Ultimaker或MakerBot。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在其中看到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的技術進展,這些技術的目的是使3D打印體驗從一開始就更輕松......首先是在3D內容創作這方面。
在確定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由軟件和硬件組成的單一平臺,從而獲得無縫的3D打印體驗之后,Anvil 3D Content Creation Center(Anvil 3D內容創造中心)的開發者開發了一個新的平臺,向新一代的3D內容創造張開雙臂。
Anvil團隊在自己的設計中使用了軟硬件結合的方式,以Anvil體驗為中心,繼承了能夠幫助用戶成功完成3D打印作業的多個工具。當然3D建模工具除外(其本身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掌握),這些工具包括多個為3D打印做準備的軟件應用、用戶點擊“打印”按鈕之前需要進行的冗長的線材準備工作,和對3D模型的預處理等。
為了改善現有3D打印機復雜的用戶體驗,Anvil 選擇把重點放在——除其他事項外——裝載線材的體驗上。他們的自動加載3D打印機設計采用了利用了一種線材筒的裝置,這種裝置更接近于20世紀90年代時期VHS磁帶,而與市場上常見的標準線軸完全不同。
此外,這款產品樂高(LEGO)風格的設計軟件可以確保那些很少甚至沒有3D建模體驗的人能夠自如地完成自己的第一個設計和形狀。
此外,開發團隊為Anvil設計了一個全封閉的機器外殼。盡管大多數桌面3D打印機的機身采用開放設計,用戶可以隨時看到打印的進程,但Anvil的封閉機身也有利于維持一個穩定的熱環境,有利于3D打印作業的成功完成。此外,如果3D打印機的用戶是孩子的話,封閉的構建空間可以防止那些好奇的手伸向溫度高達200多度的打印機熱端。
當然,與人們心目中的那些熱門產品一樣,Anvil試圖使3D打印機的設置盡可能地簡單,并在開箱后只需最低限度的挑戰即可開始使用。他們的3D打印機設計省去了常見的刻盤、顯示屏和按鈕,只留下一個“電源開/關”按鈕。如果用戶需要對硬件進行一些額外的控制挑戰,可以通過軟件進行。
最后,這款3D打印機還具有“線材不足報警”功能,因為用戶可能無法直接看到線軸里的線材情況(因為它是被封閉在一個盒子里的),如果機器檢測到線材不夠的話它們會一直報警,而且不會影響正在進行的打印作業,用戶只需簡單地更換線材盒,Auto-Loader就會自動加載線材并繼續完成被暫停的打印過程。
Anvil團隊最近在Kickstarter發起了眾籌活動,以幫助推廣和銷售他們的新平臺,并希望在4月6日之前籌集到10萬美元。其前300名的支持者可以349美元的優惠價格購買一臺Anvil 3D內容制作中心,其余的售價則為449美元。價格相當便宜,尤其是考慮到它還不錯的技術指標:
- 最大3D打印尺寸:175×160×160毫米
- 3D打印層厚:20—200微米
- 噴嘴直徑:0.3毫米
- 可支持材料:PLA、ABS、Wood-PLA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