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己的軟骨3D打印可再造耳朵
在全國愛耳日這天,當大家都在關注“保護聽力、愛護耳朵”時,有這么一群特殊的耳損患者往往被忽視。而且有很多耳損患者不知道的是,不論是無耳還是小耳,都可通過“取自己軟骨,3D打印耳朵”的形式進行再造。昨天,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成立愛耳俱樂部,向全國耳缺損或者耳整形相關人員免費開放。尤其是耳缺損的兒童,一定要留意耳再造的最佳時間——6歲到9歲。
9歲的小耳患兒拒絕去上學
從2000年以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成功為1300多名耳缺損患者完成了耳再造手術。該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熊猛博士記得很清楚:有一個9歲的小男孩,因為是小耳,死活也不肯去上學;有位58歲的老年人,雖然家庭幸福、兒女孝順,但是在完成耳再造手術后,激動地說:“我終于有一個完整的身體了”……
“他們大多數都是先天性的耳缺損患者,一出生就是小耳或者無耳,因為耳缺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毙苊驼f,先天性小耳畸形主要表現為耳廓的缺損,僅殘留畸形的軟骨及耳垂,沒有外耳道,這種先天性畸形在7000個新生兒中可能會有一個。
3D打印代替以前的“膠片剪模型”
從2000年開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就開始推進耳再造手術。與以前不同的是,以前為患者耳再造時所用的模型是用膠片剪出來的,是平面的,而現在的再造耳是3D打印出來的,是非常精細的立體。
耳朵是怎么打印出來的?3D打印技術人員用一個手持型掃描儀將患者正常的耳朵360度掃描。掃描儀外形猶如電熨斗,“電熨斗”“熨”過的地方,在電腦上呈現出三維效果圖,然后3D打印機便將1:1的耳朵打印出來。
有了這個逼真的模型,醫生再在患者胸廓下部取一段軟骨,然后雕刻成耳朵,植入耳缺損處即可。
6歲至9歲為耳再造最佳年齡
專家指出,6歲至9歲的患者施行耳再造手術最佳。很多家長擔心取肋骨會損害孩子健康,專家說,軟骨取自患者胸廓的下部,對呼吸、發育和胸廓的外形一般沒有大的影響,而且軟骨取出后,還會長出新的部分。安排在6至9歲之間做手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6周歲后耳廓的發育就已經接近成人耳廓的大小,耳部的畸形在上學后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社會交往。其二是成年后肋軟骨會逐漸地骨化變硬,不利于耳朵支架的雕刻和塑形。
【新聞鏈接】
特困耳缺損患者可免費手術
中大醫院整形外科第八屆“愛耳行動”公益活動,從即日起到3月底面向全國征集無耳或小耳患者,并將從中篩選兩名家境特別貧困的特殊耳缺損患者免費施行耳再造整形手術。
即日起,凡年滿6周年的無耳、小耳患者,可直接到中大醫院本部門診大樓8樓整形外科門診報名登記,或撥打電話(025)83272212報名登記,患者及家屬也可將相關病史資料和耳缺損患者照片以E-mail郵件形式發送到zdyyzxk@163.com,或者掛號直接郵寄到:江蘇省南京市丁家橋87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整形外科門診王云芳護士長收,郵政編碼:210009;報名截止日期為2015年3月31日。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