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朝聞天下:3D打印界的“繁昌現象”在全國引起轟動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全國上下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的領導下,踐行五大發展領域理念,砥礪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某未來。”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創新成為了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全國各地都在以創新為引領,培育新產業,集聚新動能,以新節奏,跑進十三五。
繁昌縣劉興榮副縣長“劍指”產業園藍圖
而作為創新性產業,3D打印界的“繁昌現象”在全國引起了轟動,并得到了央視《朝聞天下》的關注報道。為更好地服務3D打印及智能制造企業,做大做強3D打印及智能制造產業圈,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裝備產業園于2015年1月20日在繁昌縣成立并揭牌。如今的產業園位于繁昌經濟開發區內,項目占地145.8畝,一期占地45.8畝,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3.77萬㎡,主要建設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3D產業孵化中心、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
新春伊始,春谷產業園剛開工,就有來自山東、江蘇等地的多家企業帶著各自的核心技術和專利,希望能在新擴建的園區內占有一席之地。希望讓技術服務團隊能夠盡早入駐。李培學介紹說,“目前春谷3D打印產業園已有18家企業入駐,預計2016年能夠達到30家3D打印企業入駐,對于整個上下游3D打印產業鏈來說,已經初具規模了。將繼續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為繁昌縣及安徽省3D打印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穩步推進繁昌縣3D打印產業發展。此外,2016年,將本著精耕細做的態度,做好全國五大區的運籌帷幄,及國際化內引外聯的發展策略,發揮平臺優勢,為平臺企業做更多實事,同時加快引導3D打印在工業的應用步伐。”
繁昌隸屬于蕪湖,是安徽第一個工業在經濟中占比超過50%以上的縣,但過去以水泥、冶煉等重工業為主,增長空間有限。在產業創新轉型過程中,當地政府發現,長三角地區對3D打印模具和零部件有著巨大需求,而繁昌交通便利,距離南京、上海高鐵不過2小時路程,區位優勢明顯,加上安徽高校眾多,科技人才儲備充足。因此,短短兩年時間,這里已經聚集起華東地區最大的3D打印產業集聚群,安徽省繁昌縣經信委主任朱為熙表示,如果沒有這些新興產業,繁昌縣“只能靠挖石頭,吃資源飯”,“通過創新,3D打印出的一個產品就值3萬元,相當于過去生產水泥200噸”。
今年安徽經濟增速目標比去年調低了0.2%,但是依靠產業創新發展,安徽省的新興產業產值將增長12%。安徽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強調,安徽要一手做加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發展;另一手做減法,就是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每年將投入的技術改造資金在六千億以上。而從追求速度到技術創新引領,安徽省在一增一減的背后,正是中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的切換。
其實,不只是安徽,在全國各地剛剛公布的政府報告中,多個省份增加了創新的具體指標。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陳東琪說,“要讓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質增效上,放在切切實實實行創新上。下一步關鍵還是在體制機制創新,因為只有體制機制創新,才能夠激發人的積極性,激發微觀的活力。特別是企業的活力。”
正是創新推動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開局之年,創新不僅作為指標寫入多地政府報告,更以一項項實踐激發出澎湃洶涌的市場活力。
附:安徽春谷3D打印產業園入駐情況
目前,安徽春谷3D打印產業園現已集聚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專家教授,并已集聚3D打印企業19家,涉及3D打印設備及耗材、3D打印軟件、3D打印服務等多個領域,例如,、安徽恒利、蕪湖西通、蕪湖瀚博、安徽藍蛙、蕪湖愛三迪、蕪湖林一、蕪湖思瑞迪、蕪湖四點零、安徽群領東方、蕪湖春谷教育科技、安徽拓寶、安徽創品世紀、蕪湖市海聯3D打印技術有限公司、蕪湖博錦模型設計有限公司、蕪湖聯動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南斗星仿真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元三維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全國3D打印產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的專業化服務。預計2016年,落戶的3D打印企業將達30家以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