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阜外醫院首次使用3D打印技術引導TAVI手術
2016年3月5日下午,北京阜外醫院順利完成首例3D打印技術引導下的TAVI手術(全稱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并向國際會議PICS-CSI Asia 2016進行實時轉播。這是阜外的醫學團隊首次使用三維重建出的病人心臟3D打印模型。
TAVI手術是通過股動脈將人工心臟瓣膜輸送至主動脈根部并打開,從而恢復正常瓣膜功能。手術無需開胸,因而創傷小恢復快,被稱之為“不需要開胸的換瓣手術”。但這種手術聽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非常有難度,而且有一定的并發癥,所以術前需要進行詳細的手術風險評估,并對病例進行非常嚴格的篩選,這可能使諸多有望通過微創手術治愈的病人喪失了機會。而3D打印技術的介入,使得吳教授和他的醫學團隊更好地理解病人的生理解剖結構,并且得以思考不同的手術方法。
據該手術的主刀醫生吳永健教授介紹,他們在術前通過Materialise Mimics專業3D影像處理軟件對患者的心臟CT數據進行三維重建打印,復制出和患者一模一樣的動脈根部模型及病灶鈣化點。醫療團隊進行術前模擬,并通過模擬中的球囊擴張情況獲取鈣化點位移情況以確定瓣膜的精確置換位置以及瓣環型號的選擇, 以進一步提高TAVI手術成功率,這也是運用3D技術的另一重要原因。這個模型使用Materialise公司研發的Heartprint Flex材料,一種特殊的具有與心臟組織相似擴張性的材料,并帶有不同著色的硬性鈣化點。
“Heartprint flex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接近人體心臟的3D打印材料,幫助3D打印模型從觸感、軟硬度、彈性等多個指標都最大程度接近真實人體,”3D打印巨頭Materialise公司中國區總經理Kim Francois女士說:我們的3D打印技術在歐洲的應用非常成熟,迄今為止我們的3D打印產品已經治療患者超過50,000人次,我們非常希望這些領先技術和案例實施經驗能夠幫助更多的中國患者。此次我們與阜外醫院對于這臺TAVI手術的合作也是對我們2015年6月關于共同創立多學科3D打印中心合作戰略的進一步實施。
吳永健教授
據Materialise工程師介紹,目前3D打印技術對于心血管病的幫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根據病人個體的二維掃描數據通過專業處理軟件可以實現定制化的心臟建模,實現精準的數據測量;其次,個性化的3D打印心臟模型有助于研究生教學,它可以更加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復雜案例中的特殊心臟結構,便于老師講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心臟建模數據和個性化的3D打印心臟模型可以被用來觀察病人復雜的心臟解剖結構,進一步輔助醫生進行手術規劃與預演,以找到最佳手術路徑,這對于復雜的結構性心臟病尤為重要,同時也增強病人、醫學院學生和醫生團隊之間的溝通、理解和信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