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純銅材料3D打印技術,來自悅瑞三維
熱管理應用中的具優良熱傳導率的銅,可以結合設計自由度,產生復雜的內部結構和冷卻通道。適合用作冷卻更有效的工具插入模具,如半導體器件。也可用于微型換熱器,具有壁薄、形狀復雜的產品。
激光純銅加工是具有挑戰性的技術,銅的高導熱迅速將熱量從熔池通過高反射率高轉移大量的電力。因此,較高的激光功率是必需的。之前,純銅的加工一直是增材制造領域的瓶頸,然而,來自中國的悅瑞三維成功挑戰了這一難題。
2016年3月10日-12日的TCT亞洲3D打印展會上,悅瑞三維攜國內首款3D打印銅產品榮耀登場,展示自身在材料與工藝領域“強健的臂膀”,成為展會最熱門話題之一。參觀者對于新款銅材料與產品興趣滿格,并對悅瑞在這一細分領域的創新與鉆研十分贊賞。
據悉,悅瑞三維此次推出的3D打印銅材料可打印出復雜的內部結構和冷卻通道,導電導熱性能良好。其獨特的獨特參數化設計與工藝流程,可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多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產品等工業領域,未來將極大拓展3D打印應用范圍。
作為決定3D打印能否“有所作為”的首要指標,3D打印材料的發展一直備受矚目。目前國內3D打印材料尤其是金屬材料長期受制于國外,在這一領域進行創新突破既需要先進的研發實力,更需要堅強的勇氣和決心。
悅瑞三維副總經理陳憲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3D打印工藝與材料將是今后發展重點方向,銅材料打印之外,悅瑞在TPU軟性材料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未來還將攻克如鋅、鎢等更多的3D打印材料。
作為工業級3D打印專家,悅瑞三維十年一劍堅持不懈,在拓展3D打印應用之外,對材料與工藝的創新更是永無止步。悅瑞的努力與3D科學谷剛剛發布的一篇行業分析《3D打印怎么“玩”才真正賺錢》可謂是不謀而合,3D打印的市場在于應用端的垂直細分領域,而不是3D打印設備本身。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3D打印應用在消費端市場潛力將達到4萬億美金;復雜、小批量的產品包括植入物、模具等將達到3000億美金的市場容量;交通領域(航空航天、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市場潛力將達到4700億美金。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