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100個實踐基地獲贈3D打印設備課程
“3D打印創新教育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抓手,它可以讓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起來,它是一種同時擁有視覺和觸覺的學習方式,具有很強的誘惑力。”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信息化委員會秘書長周一在日前舉行的“TEACH創新學園?公益行”暨3D打印創新教育區域研討會上表示。
周一還表示,在觸覺學習中,學生不是被動在黑板或顯示器上簡單地看文字或圖形,而是主動在軟件和數字化模型上設計和發揮想象力,并且還有3D打印機作為實體化工具,將自主設計的作品變成實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夠更好更快地吸收和消化知識,增強思維的縝密性和知識的連貫性,不再容易遺忘所學的知識。
教育部計算機輔助產品創新設計工程中心專家、TEACH創新學園課程研發負責人張旭生表示,3D打印改變了傳統生成方式,讓個性化定制成為可能。在掌握基本3D打印和數字設計知識技能基礎上,TEACH創新學園把設計作為創新思維的抓手,結合青少年的認知規律以及能力進階培養需求,設計了從“入門課”到“創意課”再到“挑戰課”的三段課程結構,滿足小學、初中和高中各階段創新教育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從初步常識了解到創新思維方法學習再到綜合能力提升均可找到對應的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的基礎上,為大家提供“硬件系統+課程教材+教師培訓+任務競賽+網絡互動+大數據管理”的教學系統解決方案。
據悉,“TEACH創新學園”項目由銘展科技與浙江大學創新中心推出,2015年底已在全國近30個城市開設了近300個“TEACH創新學園”的教學點。中西部區域(陜西省、甘肅省、河南省、陜西省、內蒙古)100所項目實踐基地將作為此次公益行項目的首批重點捐贈對象。不僅捐贈3D打印機及打印耗材,還將為試點校提供TEACH創新教育課程、教師培訓、在線教育等資源,通過專家指導3D打印學習實踐,展示和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幫助這些地區逐漸實現3D打印教學常態化、應用常態化、創新常態化。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