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引進3D打印技術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舉行數字化骨科中心3D打印技術骨科臨床運用新聞發布會及學術交流會。
近日,數字化骨科中心3D打印技術骨科臨床運用新聞發布會及學術交流會在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舉行,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成為海南省首家引進該項技術的醫院。
近年來,隨著3D打印技術發展的精準化、個性化以及醫療需求的增長,3D打印技術在國內醫學臨床運用中逐漸鋪開。目前,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引進了兩臺3D打印機,可以同時操作使用。通過該項技術的廣泛使用,提升數字化骨科中心技術水平。
本次學術交流會特邀國內知名創傷骨科專家、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主任王滿宜教授進行講座,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田作春、各臨床科室主任以及華森三維打印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和海南省內各大醫院骨科專家出席。
田作春在交流會上表示,此次,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引進3D打印技術,推動了骨科醫學與技術的創新,利用數字化的精準,可以大大提高外科手術成功率。
王滿宜教授以題為《如何提高手術成功率》進行學術講座,講座一改既往課件授課模式,采用在白板上作圖講解演示,針對骨折,一幅幅從人體骨折解剖、受傷和治療原則及手術技巧等畫面,通過王教授圖文并茂的方式,引領在場學員走進別開生面的骨科世界。
到底3D打印技術在骨科臨床運用中是如何呈現的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潘富文在現場演示中介紹,在傳統的手術中,CT、核磁共振檢查出的圖像都是平面的,有時候會給醫生制定手術方案帶來一定的誤差,影響手術治療效果。3D打印作為骨科臨床運用是一種新的技術,可以有效輔助手術治療,它具有以下優點:可將患肢CT檢查掃描的數據處理后發送到3D打印機,體外還原患者骨折損傷情況,打印出1:1仿真骨骼模型,醫生能全方位了解患者骨折的情況,從而制定有效、合理、精準的手術治療方案;通過骨骼模型,制定屬于患者骨折部位精準、貼合的固定材料;術前,醫生利用骨骼模型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其直觀地了解骨折情況,提高醫患溝通交流的關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