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內固定器治療復雜髖臼骨折
記者昨日從南醫三院獲悉,該院創新研發的金屬3D打印個性化重建型內固定器治療復雜髖臼骨折獲得成功。該創新屬世界首例。
接受該例手術的是患者成阿姨。她上個月從四樓摔下后,傷及左髖部、腹部、頭部,被家人急送至當地醫院搶救,隨后被診斷為中型顱腦損傷、脾破裂、左側骨盆和髖臼粉碎性骨折,急診行剖腹探查脾切除術。雖然成阿姨的命保住了,但左髖部疼痛劇烈、髖關節完全不能活動。如此復雜的骨盆、髖臼骨折,當地醫院沒辦法進一步治療,介紹成阿姨轉到南醫三院創傷骨科。
南醫三院創傷骨科主任樊仕才教授介紹,傳統的手術方法為經髂腹股溝入路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切口長約20厘米,創傷大、出血多,手術風險極高,且手術并發癥多。
因骨盆有特殊的不規則結構,目前還沒有與之匹配的內固定接骨板。于是,醫生團隊嘗試應用數字骨科技術對其CT數據進行三維重建、骨折模擬復位;根據骨折部位、形態設計個性化內固定接骨板,并確定固定螺釘的位置、長度、植入方向,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出骨折骨盆塑料模型和鋼板塑料模型,在體外進行模型模擬手術,確定鋼板的貼合性和匹配性;再將設計的鋼板數據導入金屬3D打印機打印出接骨板,消毒后備手術用。手術中,切口由傳統髂腹股溝入路的20厘米縮減至僅僅7厘米,手術時間縮短至2小時,手術出血約300毫升,術后復查X線和CT顯示骨折復位良好。患者術后恢復理想,術后5天能在床上坐立,10天傷口拆線痊愈出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