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工程師回鄉開發3D打印

楊立大。受訪者供圖
江門市目前是廣東省唯一的小微雙創(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試點市,也是全國15個小微雙創示范基地之一。為順應時勢,加強硅谷、深圳、江門三地之間的民間交流,加快科技人才、項目與資本的對接,自去年11月起,江門市海歸人員發展聯合會(簡稱“海歸會”)發起了“硅谷、深圳、江門三地創業創新論壇”,并成功在硅谷和深圳進行了兩站交流,今年7月15日,論壇延續至江門。據了解,本次論壇主要是雙創項目成果進駐江門,促進三地深度合作。江門大草原科技公司負責人楊立大就是成果項目之一的負責人。我們將在連續8期專題報道中,一起走近這些成果項目,聽聽這些“牛逼”創業者的故事。
楊立大在美國及香港從事半導體工作將近30年,經歷過硅谷精神熏染、香港國際氛圍磨練,在日本、中國臺灣等地業內名聲鵲起。
近年來,他有感于中國科技發展之迅猛及市場需求之擴大,帶著桑梓情懷和自己的研發團隊,回到江門開發全數字3D打印項目。
結緣半導體
深受硅谷精神熏陶
上世紀80年代初,出生于江門開平的楊立大,為了與親人團聚,移民至美國。科技發達的美國,讓從小時候就喜歡拆裝的楊立大眼界大開。自此,楊立大便在大學主修半導體專業,踏上探索芯片技術的道路。
楊立大成績優異,畢業后,便被教授推薦到美國硅谷的科技公司工作。在全球科技領先的硅谷,其進取、共贏、包容、信任的文化氛圍漸漸讓楊立大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改變。
“在硅谷,各企業力爭上游,企業之間既競爭又合作,即使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也可以平心靜氣共同為目標客戶設計方案。”在硅谷打磨20多年,深受硅谷精神熏陶,楊立大研發的芯片技術已應用于許多產品,包括用于計算機和通迅設備的集成電路(IC ),和背投電視、投影設備中的硅基液晶(LCoS)顯示芯片等。曾領導了世界上第一塊1080P背投電視顯示芯片的研發,并成功應用于日本知名公司JV C的背投電視和投影機。其絕佳的畫質,銳利的畫面,一經問世便受到全球的追捧,歷經十余年而不衰。
組建核心團隊
以不變應萬變
2007年,楊立大看到中國科技市場的前景,舉家遷至香港,并加入了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選擇香港,是因為它是一個中西融合的地方,不僅可以接觸來自日本、歐洲、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的客戶,還可以隨時和內地保持聯系。”其間,楊立大從零開始創業,組建自己的核心團隊。
當時,基于市場的需求,楊立大在香港組建了微顯示投影團隊,協同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的合作伙伴,將微型投影顯示效果再一次推向業界頂峰。在其微顯示芯片問世多年以后,智能眼鏡、抬頭顯示器、頭戴式顯示器、虛擬現實等領域陸續引起世人的關注,獲得資本市場和消費者的追捧。隨后,他和團隊一起研發了可穿戴式及移動設備并成功商業化,先后獲得香港創新科技署超過4000萬港幣資助并獲得多項榮譽。
關于自己的團隊,楊立大感觸良多,“團隊是我創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的團隊有芯片設計、產品開發以及大型跨領域項目管理等人才和經驗,團隊之間信任互助。我相信,我的團隊的多樣性、穩定性是可以經受得起市場變化的。”
進駐江門
開發全數字3D打印項目
伴隨著中國工業4 .0正式啟程,楊立大感知到其所掌握的技術可以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發揮作用,尤其可以應用于3D打印領域。
正值機遇,在做了大量關于科技前沿和商業發展的分析后,楊立大在江門市僑聯、江門市海歸會協助下,帶著全數字3D打印項目進駐江門,研發世界首臺全數字超高精度3D打印機,希望能發揮自己的作用,與江門各界人士一起將江門建設成為國內3D打印領域的中心,乃至生產出國際領先的產品,將一生所學貢獻于此。
楊立大表示,“我們的芯片技術就如一顆種子,我希望這顆種子在江門這塊合適的土壤上生根發芽,帶動江門相關制造業的發展,也能夠吸引更多種子來到江門,一同成長,為江門的雙創事業做貢獻。”
全數字3D打印項目
全數字3D打印項目是一項基于超高精度顯示芯片技術,楊立大稱,在新的自動化的年代,芯片 所 扮 演的 角 色 越來越重要。“特別是現在市場趨勢是走向小眾化及定制化,3D打印可以更好地滿足這部分需求。”楊立大說:“假如客戶想私人定制獨一無二的戒指,如果選用傳統模具樣板方式,耗費成本大,不便于修改,而3D打印可實現低成本和耗時短。”
楊立大表示,3D打印技術是一種會真正改變未來生活的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制造領域,還可用在教育、醫療、建筑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