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個性化種植體為“世界首創”(圖)
時間:2016-06-22 09:15 來源:未知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
|
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olaf博士在對實驗進行檢查。南方日報記者 丁銓 攝
|
一臺瑞士威力銘精密機器前,德國專家Olaf Eichstadt正在觀摩老師傅顏虎操作,間中耳語幾句。20分鐘后,經過電腦編程、銑車復合加工等一系列程序完成,一顆直徑為0.5mm的“牙科種植體”就誕生了,它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牙科種植系統產品的空白。
這是“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安齒科技”)日常生產的一幕。該公司坐落于桂城金谷·光電產業社區,從公司門口掛著的“2014年佛山市科技創新創業團隊‘世界一流水平團隊牌匾上,可彰顯這家企業的科技創新實力。
“我司的牙種植體專利占據全國牙科種植體行業專利總數的16%,基于影像技術和3D打印技術的個性化牙種植體為世界首創。”強勁的研發實力,讓安齒科技短短2年就完成了數千萬元融資,正在進軍新三板。積極向瑞士、美國、香港等行業世界領先專家“借腦”,是這家公司躋身一流創業團隊的重要原因。站在德國專家的角度,Olaf與我們分享了更多安齒背后的創新密碼。
A.“3D打印”個性化種植體突破多項技術創新
Olaf是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術顧問,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博士,曾在瑞士制表名家IWC(萬國集團)做了十多年的技術總監,也是外專局的“高端外國專家”。
在安齒科技,還有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博士杜如虛等一批高端技術人才。海外高層次留學歸國人才陳賢帥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他介紹,中國人口眾多且老齡化加劇,2015年國內口腔種植牙手術超過300萬人次,產值過千億元。華南地區牙種植體市場需求巨大,每年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
雖然需求巨大,但目前國內臨床上使用的種植體均被歐美品牌壟斷,國產種植體的臨床應用基本處于空白狀態。佛山是全國最大的牙科器械聚集地,但是大部分為中下游的牙床椅等器材廠,產品缺乏創新且核心競爭力不足。看準龐大的市場契機、佛山的上下游資源及廣佛同城化趨勢,陳賢帥將公司落戶在了南海。
在Olaf等一眾專家的帶領下,安齒科技研發出了解決防菌等共性問題的機加工通用型牙科種植體,并實現產業化,填補國內空白。而正在研發的基于影像和3D打印技術的個性化種植體甚至是“世界首創”。
“我們采用第三代3D打印技術,用激光融化材料粉末,最核心的是擁有一個數據庫,病人去醫院拍牙體影像片后,醫院會把數據傳送回來,公司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作出針對他本人的個性化種植體。”陳賢帥介紹說,目前市面上的3D打印技術能達到的最大精度為0.1mm左右,往往不能滿足牙科種植體對精度的要求,而安齒科技的3D打印產品精度非常高,可達到0.02—0.05mm之間,能輕松解決這一領域難點。
該產品的問世,還能縮短患者治療周期,相比目前通用型種植牙6至9個月的手術治療周期,3D打印個性化種植體僅需1個月,并且,其個性化種植體采用了模仿牙齒根部的扁平型設計,降低對牙槽骨的損害。為了彌補其不容易固定的缺陷,又研發出了自發膨脹功能,使其能夠與口腔緊密融入。
B.未來或可“3D打印”脊柱、膝蓋、手指
目前,這款產品正在申請中國藥監局的批號和進行CE、FDA認證,以期大批量投產。在陳賢帥看來,“3D打印”個性化種植牙未來將帶來種植體行業的革命,公司已有的成熟技術未來甚至可以向“3D打印”脊柱、膝蓋、手指等方向延伸。
“這將是一場顛覆性的高端醫療器械革命,在這個過程中,Olaf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陳賢帥說,牙種植體最大的難度在于保持結構、精度的一致性。由于要固定在牙床上常年承受咀嚼壓力,每個部件間的連接處必須高度吻合,才能進行多種型號的互換以適合各種類型的患者。如今世界一流品牌種植體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就是這個具有活動性的連接處。針對這種情況,Olaf建議公司采用一種航天制造連接器技術加強產品連接。
“國際標準是用200牛頓、與水平方向成斜向上30°的應力實驗,如果(種植體)超過500萬次沒斷,就是合格品。世界一流品牌公布出來的數據可以達到800萬次,而我們采用Olaf建議所優化的設計,可以達到1000萬次。”
在陳賢帥看來,作為德國人,Olaf嚴謹而認真。公司做的是植入人體的醫療器械,需要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Olaf眼中的產品,只有“0”和“1”的差別,“0”就是不合格,“1”就是合格,沒有0.99這一說。“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于珠三角乃至中國的企業走向轉型升級非常具有學習意義。”
“(Olaf)前幾天還為公司設計了產品生產工序的流程圖,精確到制造環節的每一個小步驟的具體操作流程,例如不同環節用不同的機器,檢測又有哪些隨機應變的方法等,嚴格保證了產品的出品質量。”陳賢帥說,如果沒有Olaf,公司的發展將是不可想象的,特別是產品的產業化,就可能會延遲3到5年,產品的質量及與國際對接的把控也可能還會摸爬滾打很多年,走很多彎路。
C.潛移默化中改變員工思維方式
在安齒科技很多員工看來,Olaf嚴謹細致的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給整個公司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對于一個初創型公司來說,這甚至是生態式、文化式的改變,足以讓其穩健且飛速發展。
作為一名德國專家顧問,Olaf雖然不直接操作具體的研發和生產,但是卻統籌產品的生產,包括設計、研發遇到問題時的關鍵指導、生產工序的嚴格制定,流程的再造和把控,引進一流設備的本土作業指導、遇到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意見等。
“因為做的是植入人體醫療器械,產品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技術人員對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每一臺設備甚至是工作環境的潔凈度都必須時刻關注,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決不能出現‘差不多’的念頭,要嚴格保證質量。” Olaf說,和在德國、瑞士一樣,他在安齒科技依然很喜歡下到車間去,觀察工人工作,了解問題、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Olaf就讓員工根據實踐將一個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然后每個問題再想出N個解決辦法,而不是希望用一個方法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理論上往往只有一兩個方法的指引,但生產實踐上,通常能夠變通有一兩百個具體方法。”Olaf說,他最想帶給公司的,就是感染團隊人員也能夠用一套這樣的邏輯去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而這將是受用終身的。
如今,安齒科技已逐漸走入正軌,Olaf希望幫助團隊建立嚴格的生產工序和流程,實現工序化管理。他說,最開始他認為初創型企業想做高端醫療器械非常艱難,甚至是有點瘋狂的,“很難想象團隊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我想除了對產品質量的堅持,最重要的還是要和研發并行,在穩健的發展中不斷尋求創新。”
對話
佛山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Olaf Eichstadt:
生產要與研發并行
德國、瑞士都是如今的世界先進制造強國,人們往往感慨于德國人的嚴謹認真,驚嘆于瑞士鐘表工匠的精益求精。德國人的身份,瑞士求學工作,讓Olaf兼具兩者的氣質。
南方日報:你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對于現代制造業的意義?
Olaf:我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對工藝的堅持,對產品細節近乎完美的執著。工匠們會窮其一生努力,從材料、設計、制作工藝等各方面入手,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
其次,工匠不能固步自封,研發必須與生產并行,在穩健的發展中不斷尋求創新。在研發過程中,產品從設計到生產,要經歷無數次的實驗才能達到最終滿意的效果。如果達不到就顛覆重來,工匠精神還需要從錯誤中不斷學習,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南方日報:你認為和中國相比,德國的工匠精神有哪些值得借鑒的?
Olaf:德國從中世紀開始,老工匠帶著幾個學徒做手藝,受基督教影響,這樣工匠視自己的職業為上帝授予的天職,他們對產品高度關注,終生奉獻,追求完美,這樣的精神傳承至今。工業化開始后,行業協會催生出獨具特色的二元制職業教育,普通工人往往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技術基礎訓練,能夠在職業生涯中長時間的去鉆研一個技術,“工藝大師”成為技術人員畢生追求的榮譽。這種對造物的偏愛和執著慢慢就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工作中,乃至文化中。所以大部分的德國企業都不盲目求快,關注精益求精,寧愿在某一細分領域深度耕耘。
有一點和中國不同的是,在德國,不管是高層還是普通員工都非常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害怕說錯,也非常希望自己的思想觀點能夠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所以大家一起往往能夠激烈的碰撞出各種思維的火花,而且有非常寬容的環境得到認同,這非常有力量。德國的工匠精神是從基層往高層充分滲透的,這也許是德國制造領先全球的密碼之一。
手記“德國制造”背后的“精益管理”值得深思
在安齒科技的發展中,Olaf這位德國專家顧問并不負責具體的研發,更多是從細節處主動發現問題,改善公司的生產工序,或者在安齒的研發等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提出解決方法。
不過,在安齒科技,他不會直接告訴別人怎么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團隊成員一步一步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Olaf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感染他人甚至是一線員工,在公司培育建立起一種提出問題、思考分析、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任務和指令,從而在整個公司形成一種文化,推動企業進步。他認為這將是受用終身的,也是他在瑞士制表名家IWC(萬國集團)擔任技術總監十余年的經驗總結。實際上,Olaf建立安齒科技創業生態的行為背后,代表著“德國制造”典型的“精益管理”思想。采訪中,Olaf給我們講了一個例子,做一款手表的零件,需要打洞,完成一個零件就要損耗一個打洞工具,但公司以前認為這是正常的損耗。有一次他去車間,一個操作工具的普通工人告訴Olaf,他有新發明可以讓工具不輕易折斷,能堅持做完4個零件。Olaf很驚訝且感動。因為他并不是研發人員,沒有責任為公司減少損耗成本,他自己卻認為他有責任讓工作和公司做得更好。
通過賦予基層員工更多的責權和管理,讓品質要求成為每一個人的本職工作,遇到問題時也像“管理者”一樣分析解決問題。Olaf認為這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匠精神追求,他期待未來在安齒科技、在中國能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工匠涌現。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