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欲將大英博物館搬入虛擬空間 部分珍寶可3D打印
您能想象有一天自己躺在床上就能進入世界上最大博物館的大廳,仔細瀏覽數以千計的藝術品和珍寶嗎?好了,得益于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GCI)項目,這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是在谷歌藝術計劃(Google Art Project)宣布之后于2011年啟動的,其功能類似于谷歌街景(Google Street View),可以然讓人們以虛擬的方式探索空間,但不是街道和城市,而是各種博物館和展廳,比如倫敦Tate現代美術館,或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等。
不久前,GCI又與大英博物館進行了合作,推出了虛擬版本的大英博物館,將該博物館的9層空間和85個永久展廳盡數囊括其中,讓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只要移動鼠標就可以以虛擬實境的方式觀看遠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館藏品。
一進入該虛擬博物館,您就會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個巨大的大廳——Great Court里,這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從那里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目的地,并以與谷歌街景相同的方式移動或進行操作。
您不僅可以以虛擬的方式在大英博物館各個展廳里徘徊,瀏覽其中的近8萬件文物(僅占該博物館全部文物的1%),而且還可以通過GCI的“Microsite”功能仔細觀察其中的一部分文物。實際上其中有超過4500件藝術品和文物被高分辨率拍攝并附上了詳細描述,您可以將其放大,仔細觀察它們的細節并了解其歷史背景。
當然,通過GCI虛擬參觀博物館的一個最大優勢是,它只為您一個人開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谷歌公司的人員只能在博物館關閉之后才能進去拍攝。他們使用一個有7英尺高、2英尺寬的具有攝像功能的手推車,花了整整5天時間才走完整個博物館。“我們遍歷了所有的展廳,花了相當多的時間進行Street View拍攝。”GCI項目經理Piotr Adamczyk介紹說。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這并不是大英博物館首次涉足虛擬技術和數字應用。在此之前,該博物館就已經建立了一個公共數據庫,里面包括了超過350萬件對象,并于2007年推出。值得一提的是,當您在進行虛擬參觀的時候,還可以選擇將有些文物3D打印出來,因為這些文物已經被3D掃描,其3D打印文件可以從博物館的Sketchfab頁面下載,比如宙斯的半身像或法老王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頭像等。
大英博物館館長Neil MacGregor表示,這個計劃并不是要取代到大英博物館參觀,而是要增加附加價值。目前大英博物館每年有6千7百萬的觀眾參觀,虛擬博物館提供了另一種參訪的形式。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