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公司推出支持1.75/3毫米線材的全金屬3D打印熱端1730
近日,德國知名3D打印技術專家Kai Parthy與荷蘭3D打印機廠商ReprapUniverse聯手,共同開發出了1730全金屬熱端,這是一款功能強大而且靈活的模塊化熱端,可支持1.75毫米和3毫米線材。
在購買3D打印機時,很多首次接觸3D打印的人士往往會為到底是選擇1.75毫米還是3毫米線徑的線材而為難。其實,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這兩種不同的規格已經沒有明顯的差別。盡管1.75毫米線材更適合較小的噴嘴,而3毫米線材更適合比較大的噴嘴,但是它們打印出來的對象之間的差異往往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對于創客們來說,線材尺寸的差別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問題,比如在有些時候,某種顏色或者材質的線材可能只有一種尺寸,難免會造成兼容性問題。而且創客們有可能在某個特定的項目中需要大一點的線材,而在另一個項目中需要的是更小的線材。盡管這種現象很普遍,但是奇怪的是很多3D打印公司一直沒有提供適當解決辦法。
Kai Parthy和ReprapUniverse公司則準備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在交流之后,雙方決定共同提出一個解決方案。這兩家結合自己在3D打印領域十余年的經驗,經過多次頭腦風暴、原型和測試,最終制造出了1730全金屬熱端,據稱是首款同時支持1.75毫米和3 毫米線材的熱端。開發團隊還為它申請了技術專利。
“在過去5年間,為了測試自己的線材產品,我也開發了自己的熱端。”Parthy解釋說,“我也會使用一些市場上的全金屬熱端或者用它們進行測試,但是我常常需要進行各種調整以克服熱問題。這次共同開發這個(1730全金屬熱端)也是為了解決熱問題(比如PLA材料的堵塞)。我們和ReprapUniverse合作創建了原型,并在過去幾個月里進行了密集的測試和重新調整,如今這個全功能的原型已經成功地完成了beta測試。”
使用1730全金屬熱端,用戶可以在5分鐘內從1.75毫米線材更換至3毫米線材,只需簡單地切換噴嘴即可。該熱端的模塊化設計也是防泄漏的,并且針對一些耐高溫的線材種類進行了優化。其獨特的熱處理系統使其可以兼容PLA、ABS、PU、PC和其他線材。
當前的大多數3D打印機使用的往往都是直接驅動擠出系統,在這種系統中擠出機的齒輪被設置在熱端的正上方。還有一些3D打印機制造商則更喜歡Bowden式系統,在這種設計會在熱端和冷端之間加上一段柔性管。這樣的設計可能會導致更快的打印速度,因為齒輪被安置在了一個離開移動熱端的穩定表面上。而1730的模塊化設計則使其具有空前的靈活性,使其能夠融直接驅動和Bowden式熱端于一體。
Parthy和ReprapUniverse堅信他們的新產品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用戶的不同線材規格問題提供了寶貴的解決方案。雖然當前1.75毫米線材的使用量已經在逐步增加,但是Parthy毫不猶豫地為那些認為3毫米線材可能會被完全淘汰澆上了一盆冷水:“這是一派胡言。尤其是有些特種線材根本不可能用1.75毫米的直徑,比如柔性線材的直徑總是3毫米,因為更細的管子給線會變得十分困難。在歐洲3毫米線材的市場份額仍有大約35%。”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除了它的主要功能以外,1730熱端還有一些比較顯著的特點:優化的熱障淘汰了水冷卻、在其超長的噴嘴內部只需要很短的一段加熱區。摩擦的減少使得該熱端成為柔性和脆性材料的理想選擇。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根據計劃,該產品將會在2016年1月份在Kickstarer上發起眾籌活動。目前開發團隊已經為1730制造了一個功能原型,這次募集的資金將有助于開發團隊更快地將其推向市場。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