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M使用3D打印一年修復800個航空航天零件
來自法國的3D打印公司BeAM主要致力于開發和制造各種工業級金屬3D打印機、高級別激光噴嘴,并使用Delcam的軟件用于高需求金屬部件的增材制造。得益于其創新的LMD(激光金屬沉積)技術,BeAM的金屬3D打印技術被廣泛地用于法國的航空航天和飛機制造業,尤其是在修復或者修改現有的航空航天零部件方面。
BeAM公司的工業級金屬3D打印機——每臺售價高達150萬歐元——主要使用的是LMD技術。與我們更多見的SLS(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靠激光將粉末床上的金屬粉末燒結稱固體對象不同的是,在LMD技術中金屬粉末是被直接注入金屬噴嘴的,從而可以根據CAD文件一層層沉積金屬。
這兩種技術相比,SLS能夠3D打印更加復雜的對象,但是LMD的優勢在于它不僅可以直接制造新的金屬零部件,而且還適于修補磨損或者損壞的關鍵部件。
而與航空航天工業的傳統制造技術相比,LMD技術無論是用于生產新的零部件還是修復現有零部件,都更加省時、省錢,而且在質量上毫不遜色。
“我們的技術能夠修復看上去無法修復的對象。”BeAM公司創始人兼總裁EmmualLaubriat說:“此外,它使得修復工作變得更容易,不再需要那些具備很高技術的專家來參與,要知道這種專業人員是非常稀缺的。”
得益于其技術,BeAM公司的機器修復了在之前根本不可能修復的渦輪機關鍵部件。僅在2015年一年,有一家美國公司就用LMD3D打印技術修復了超過800件航空航天零部件,這些零部件隨后又被投入飛行。
“我們已經與一家專門致力于航空維修的國際伙伴合作,開發這種新型的維修技術。我們的合作伙伴組織了幾次對這些部件的質量檢驗,發現可以大幅節省維護的供應鏈的開支。這些部件的使用壽命也比過去延長了6倍,原本只能飛行1萬小時的部件,現在可以使用6萬小時左右。”該公司稱。
盡管2012年剛剛成立,BeAM實際上是從業激光工藝和材料研發公司IrepaLaser分拆出來的,其使用的技術是后者超過15年研發的結果。此外,這家公司還擁眾多的合作伙伴(也經常是它的客戶),比如航空航天公司賽峰集團(Safran)、AvantisEngineering和FivesMachining。其中FivesMachining是FivesGroup的子公司,主要向BeAM提供在機器的開發、制造和國際銷售方面的專門知識。
目前,BeAM主要提供兩個系列的LMD工業級3D打印設備:Mobile,是專門用于直接制造和維修薄而且復雜的零部件;以及Magic2.0,這主要是為一些高精尖行業開發的,它使用五軸工藝直接制造大型金屬零部件。
到目前為止,BeAM已經售出了三臺工業級金屬3D打印設備:一臺賣給了賽峰集團,兩臺賣給了Chromalloy,這是一家提供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制造和維護服務的制造商和運營商。BeAM的下一步將進入國防、核能、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并準備進行一輪重要的融資。(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