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超薄的可3D打印高性能聲學吸音結構
時間:2016-02-17 17:06 來源:3ders.org 作者:南極熊3D打印網 閱讀:次
優化形狀結構是降低噪音的常用方法之一。最近,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就(CNRS)與法國洛林大學合作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超薄高性能聲學吸音結構。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出來的。
該結構是由CNRS的科學家Badreddine Assouar與博士后研究員Yong Li以線圈為基礎設計的。除了能夠高效吸收低頻范圍內的聲音,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比具有同樣效果的常規吸聲器薄得多。

目前的低頻吸音系統通常都比較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其中制造出特別設計的,用于吸收較大的波長聲波的空腔,從而起到吸音效果。現在,得益于CNRS的這種新型線圈設計,吸引系統將可以在不犧牲效果的情況下變得更薄,而由此帶來的好處很明顯,就是能顯著降低制造成本,減少空間占用。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這種新結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聲波會通過其表面中央的小孔進入吸音板,然后被迫通過內部的線圈繼續傳播。這些線圈不但有很高的聲阻抗,而且像迷宮一樣長,所以能延長聲音的傳播路徑,實現較高的聲音折射率,從而降低聲速,起到吸音作用。

由于固有的物理耗散機制,創造出纖薄的聲學吸音結構并不容易,不過兩位科學家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做到了這一點。很快,他們就會通過3D打印技術將其制造出來以進行性能分析。這種新的吸音設計將在許多聲學工程方面得到應用。相信不久之后,它就能在3D打印的幫助下出現在各種場合,為吸收噪音貢獻力量。
來源:3ders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