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3D打印支架培養人體細胞 完勝培養皿
日前,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機研發出了一種新奇的體外培育人體組織的方法:在3D打印微型支架上培養單個細胞,該項技術被稱為AngioChip。
據悉,AngioChip的研發主要用于制藥公司對于新興藥物的潛在影響進行測試。雖然一些生物打印專家對于支架培育細胞的方法持消極態度,認為此方法沒有其他生物打印技術先進,但是此次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員們或許將帶來不一樣的結論。
Milica Radisic 教授
借助3D打印技術,研究員們制造出了一種錯綜復雜的微型支架,在這上面生長出來的單個細胞比起培養皿里的細胞,與人體細胞形態更為相似。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這種3D打印支架由一種名為 POMaC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構成,上面有極小的渠道,寬度在50-100微米之間,當支架制造完成后,研究人員們其浸泡在液態細胞里,這些細胞就會在渠道中生長,逐步向人體細胞形態靠攏。
AngioChip最富意義的一點在于:它不僅能制造人造器官組織,還可以將兩個人造器官的血管組織連接起來。所以在藥物測試方面,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其對單個器官的影響,還能觀察到器官之前的相互影響。
研究人員張博陽(音譯)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老鼠身上測試該3D打印AngioChip,經過一系列測試發現,將支架附在老鼠身上后,老鼠的血液流通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中國3D打印網也將對此研究項目保持關注。
圖源:3ders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