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在印度的3D打印工廠將改變未來制造業的模式
提起印度,近期GE投資2億美金在印度設置的“精彩工廠”,提供從虛擬設計與工程領域的快速設計與原型,到智能設備領域的可以遠程編程控制的“精彩”設備,超級計算領域的編程建模與仿真,增材制造/3D打印領域的金屬與非金屬的3D打印,以及材料科學領域的GE不同的業務之間的材料轉化方面的研究和制造工作。
一、噴油嘴的改變?
2015年在位于印度城市浦那的恰坎工業園區,通用電氣(GE)的第一家制造工廠投入使用。這個工廠一開始主要打印塑料部件,而目前已經可以生產液體燃料發動機上的燃料噴嘴,而它很有可能會改變未來制造業的模式。
在GE開始這一項目之前,該噴嘴是由20個不同的部件組成的,它們都是從獨立供應商那里分別采購,然后精心釬焊和焊接在一起。3D打印完全改變了這一過程。
結果是噴油嘴的20多個部件變成了一個,但是其中的管路、內腔結構能卻完全沒有變化。新的燃料噴嘴采用直接金屬激光3D打印技術層層融化金屬粉體而成,根本不需要零部件組裝或者焊接。
除此之外,與傳統制造的噴油嘴相比,它的重量輕了25%,但是強度卻增加了5倍。作為GE下一代LEAP航空發動機的一部分,3D打印的燃油噴嘴最終能夠為每架使用LEAP發動機的飛機每年節省300萬美元!
這座投資2億美元,面積67英畝的GE工廠將為石油天然氣行業制造噴氣發動機零件、機車零部件、風力渦輪機和水處理部件。這就是GE所說的“多模態”, 即能夠為GE范圍廣闊的業務制造任何完全不同的產品。說白了意思就是:用同樣的廠房,同樣的工人,可以靈活的安排生產不同的產品。
二、3D打印設備的使用
很多人認為,3D打印的終極目標是徹底實現完全分布式的制造,而不是現在集中生產占主導的模式。當然,要達到這一目標,人類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目前而言,制造工廠將先逐漸轉變成別的東西。
對于工業巨頭通用電氣(GE)來說,這種所謂的“別的東西”被他們稱為柔性工廠——在GE的定義中,這是一種以3D打印為基礎的組裝廠。目前GE已經在印度建立了一座這樣的柔性工廠,并在這座工廠里生產多個產品和零部件。
對于這家柔性工廠來說,使用3D打印機僅僅是個開始。在GE的規劃中,未來的生產不僅僅是建造一家工廠然后把3D打印或數字化制造設備放進去。柔性工廠吸引人之處在于它對3D打印機的使用是多方面的,以及這種方式對印度(甚至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
據蜂迷小編了解,所有這些部件都將在同一個屋頂下制造出來,并供應GE四個不同的業務。在一個相當于38個足球場大的區域內,GE將雇用1500人來操作生產線、支持設施、工業3D打印機和激光檢測技術。
“該工廠將使我們能夠快速地根據進來的需求隨時調整生產,使用同樣的人與空間。”GE公司南亞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BanmaliAgrawala說。GE的柔性工廠不僅是柔性的,同時也是“智能”的。
這意味著它將使用智能的、可連接系統來控制計算機和工廠設備通過工業互聯網彼此溝通、實時共享信息,并作出決策以優化生產。
您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把如此先進的工廠設在印度?GE自有其一番道理,該公司認為發展中經濟體有時候能夠更快地適應新技術。與德國、日本或者美國不同,印度支離破碎,但人力資源極為龐大,而GE的供應商也能夠從該工廠同時滿足多種不同需求的能力中獲得好處。
這種多模態的工廠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好處。它會使我們投資于正確的工具、工藝和培訓,讓我們的機器持續得到利用,可以更快地開發出更便宜的新產品。它也給我們一個機會來試驗和嘗試新事物。
三、結語
對于印度而言,該工廠也是一種提高其制造業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方式,因為按照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印度制造(MakeinIndia)”運動的要求,要到2022年創造1億個新的就業機會
該工廠的重點不在于用機器來替換人的工作崗位,而是以一個更加可持續和優化的方式創造更多的項目。采用這種方式,3D打印機可以為一個訓練有素的員工隊伍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往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使我們走向完全分布式和可持續的制造
相比傳統工廠的專人專用,未來按照GE印度工廠模式打造的新型制造業將不必再擔心產業和技術過時落后的風險。只要需要,就可以制造出任何需要的產品,甚至包括那些獨一無二的設備和零部件,這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