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塔工作室借助3D打印技術快速開發(fā)《流浪地球》道具
近日,被譽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上映短短幾天,累計票房已經(jīng)突破20億元。電影的熱映也帶動了粉絲們對電影周邊的關注。
電影中李光潔他們穿戴的軍用外骨骼裝甲外型非常炫酷,兼具防護性能及行動能力,據(jù)稱單兵裝甲的推力達300噸(雖然還是推不動撞針)。而負責制作這些裝甲道具的,是業(yè)內著名的新西蘭維塔工作室,曾參與《指環(huán)王》、《阿凡達》等大片的物理特效制作。
作為好萊塢一份子的維塔工作室也吃盡苦頭。維塔工作室與《流浪地球》的合作不可謂不盡心:制作外骨骼裝甲之前先3D打印了一套模型,反復模擬確保活動自如。制作時演員尚未確定,維塔增加了可調節(jié)結構,能夠適應不同身材的演員穿著。
圖為拍攝期間圖為拍攝期間,制片人龔格爾穿著凈重80斤的外骨骼體驗演員的感受
據(jù)悉,光是道具,《流浪地球》劇組就做了1萬件。科幻片的道具材質需要具有未來感、科技感,不是市場上能隨意買到的,也不是美術團隊常規(guī)材質就能滿足,很多道具的設計及其復雜,一套宇航服要1100多個零件,一個頭盔的構造多達14層,“手工工藝根本無法完成”,必須通過三維建模,再用車床CNC加工或3D打印完成。
11日,制片人龔格爾在其微博發(fā)布了電影中外骨骼兵人手辦照片,迅速引來網(wǎng)友追捧,催促其盡快上市。
項新科技被應用于電影,電影拉近了觀眾與未來的距離,也讓電影不斷刷新新的票房紀錄,從此電影與科技密不可分。3D打印技術的應用,顛覆了原有的生產(chǎn)方式,將更多的創(chuàng)意可通過數(shù)字處理和3D打印來實現(xiàn),滿足了當今個性化、復雜化、快速的制作需求,并實現(xiàn)有效控制成本。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