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正上風口,人才缺口需填空(組圖)
時間:2015-12-20 08:49 來源:未知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 |
|
|
悅方ID Mall 4樓3D打印體驗館內的陳列柜。 |
上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呂國華教授與他的團隊成功應用胸腔鏡技術完成了胸椎體腫瘤切除和定制個性化3D打印人工椎體置換技術。
這是3D打印技術繼日常消費、工業零件后,又一次成功嘗試在醫學方面的應用。隨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深度滲透,智能制造時代的觸角也開始逐漸進入市民生活。業內人士認為,3D打印技術幾乎可以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正以驚人的速度進行推廣。
這一創新技術的創新應用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市場一線推廣,而長沙在3D打印方面又面臨怎樣的瓶頸需要被打破?
3D“什么都能打印”
“3D打印人偶,根據造型和大小的不同,價格從399元至999元不等,而采用3D技術打印的U盤、個性中性筆,68元的親民價格也很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悅方ID Mall 4樓3D打印體驗館店員介紹。
由于創意新奇,該店自2014年開業以來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據了解,店員每月基本工資之外銷售提成可達到1500元以上。記者在店內看到,該店陳列著兩臺可以現場作業的3D打印機以及供消費者DIY圖像的電腦。
“一些塑料制品可以在現場直接打印成型,消費者能夠看到3D打印制作的全過程。”該店店員稱,這也是該店的主要特色之一,單色樹脂、925銀、18K金、巧克力、鉑金、不銹鋼、鋁等多種材料均可按設計圖打印成型。
除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3D技術在人偶、造型方面的運用,該技術事實上也在一些工業項目中有很多運用。
睿度算得上長沙最早一批經營關于民用3D打印的公司了。該公司生產的大多數機器主要銷售給商店、學校和個人。“設備銷售這一塊我們自己生產的機器大概每個月能賣到40到50臺,代理的一些國際知名品牌也有一定的銷量。技術服務這一塊,主要是產品逆向,產品設計以及3D打印技術培訓服務。”睿度公司負責人彭先生介紹。
而作為行業知名的上市3D打印企業易尚公司的首個代理公司,燚熵在長沙經營3D掃描方面頗具實力。該企業包姓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局限在3D打印這一領域,未來發展空間小,雖然3D打印技術隨著應用普及逐步深入,將什么都能打印,但關鍵還得有個輸送樞紐才行。
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行業發展的后續保障,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教育至關重要。華曙高科分公司龍翔增量制造技術公司李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很多年前開始,華曙高科便已嘗試鋪路3D教育領域,與長沙市青園中信小學合作,開展關于小學生3D技術方面的課程。
不過,課程的開設大多屬于“淺嘗輒止”,基本停留在3D建模和3D打印的初階段教育,并未就設計、前處理、后處理及延伸產業做過多設計。
對公司在技術培訓方面的缺失,李姓負責人并不諱言。他承認,公司更多是通過購買機器的一種使用培訓,在技術方面的教學,也有在與學校進行合作,但教育投入并不太多。
值得關注的是,3D打印教育領域也正在發生著事關互聯網的改變,一些3D打印行業從業者正在嘗試為這個行業帶來一些互聯網思維的創新和改變。從事互聯網行業已10余年的周先生從上海返長不久,他認為,3D打印民用市場潛力巨大,機遇與挑戰并存。
周先生說,未來3D打印平臺將會是一個創業和孵化平臺,運用互聯網思維連接更多人,打通線上和線下,“正在著手準備進行關于教育領域的3D打印培訓創業,并且通過開發App,運用網絡社團的模式去運作。”
此外,在制造航空航天材料中,如使用傳統手段制造航空材料,貴金屬原料的利用率僅為2%至5%,而采用3D金屬打印技術來進行生產,可大大提高貴金屬耗材的使用率。“使用高功率的激光熔化金屬,并在一個金屬的粉末床上精確地劃出一條線來。”對3D金屬打印的工作原理,長期從事航天航空材料研究的3D打印專家吳鑫華如是介紹。
目前,長沙已有企業與無錫飛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實現合作,引入3D金屬打印制造技術進行生產,將有利于降低我省相關產業對高性能材料進口的依賴,進一步推動省內相關企業的技術革新與發展。
3D打印創新中仍需落地
12月18日,記者在河西大學城隨機對一些高校學生進行采訪。結果發現,大部分高校學生對3D打印雖然“耳熟能詳”,但具體技術操作方面的東西都不太清楚。
其中,部分受訪者表示出對該行業的濃厚興趣,但不知如何尋找到學習和了解途徑,“學校也并沒有相關課程開設。” 正在上大二的李同學就表示,3D打印這種創意化、個人定制化的市場運作很有吸引力,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很低成本的創業平臺。李同學稱,目前正靠自學了解關于這一行業的相關技術,看好該產業的未來發展。
事實上,長沙的3D打印技術面對未來巨大市場的人才需求,似乎還未“踩準節拍”。
業內人士認為,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上的普及,才能使3D打印不至于停留在空中樓閣的層面,才能使這一技術真正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3D打印教育的未來發展絕不能單靠任何單一的專業領域,3D打印教育是個全方位的領域,一定是與其他相關技術的集成發展才能實現與社會的有效連接。”該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未來3D打印能夠與時下正火的互聯網思維進行結合,再與社會需求有效對接,才能真正實現3D行業的創新,完成該行業的教育全產業鏈。
對科技制造業而言,3D打印技術使得“3D”這一最初由電影院走向大眾的科技詞匯更加真實和活靈活現的呈現在普通生活中,也隨著在金屬3D打印、建模等更多領域的運用,不斷地發生創新和改變。
假設一個這樣的3D教育生態鏈場景:企業需要3D行業的人才,不需要花費高工資去招聘,而是去3D教育學校招學生過來實踐,這樣既節約大筆的費用成本,也給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面對未來社會更好地融合,學校也通過與企業的合作達到了更好的發展前景。
如此良性發展,是未來3D打印教育的未來嗎?尚未可得知。不過,據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市數家以3D打印為主營業務的科技公司正在嘗試商談和接洽與3D打印教育的相關事宜和布局,這也使得對該行業的暢想成為可能。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