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到底有什么?
第一代3D打印機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以能夠打印模型為主。第二代3D打印機是在最近幾年由快速成型發展到能夠打印高精度的功能性產品。
但是,直到今天,3D打印機依然還是孤零零的一臺機械設備的存在,我們還在設法解決速度問題、穩定性問題、材料問題。
3D打印技術不僅僅是一項前沿性的基礎性技術,它在未來的發展絕不能單靠自身的積累和完善,未來的3D打印技術一定是其他相關技術的集成發展。那么3D打印究竟在哪些行業應用呢?
工業
“空氣單車”是位于英國布里斯托爾的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公司采用3D打印機,應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輛打印自行車。這輛自行車使用像鋼鐵和鋁合金一樣結實的尼龍材料,重量比金屬材料要輕65%。更有趣的是,“空氣單車”無論是車輪、鏈條還是軸承都是一次打印出來的,無需原來先制造零件再將零件組裝在一起的總裝流程,打印結束后,自行車就能夠活動自如。自行車的制造過程就像在平面打印中打印不連續的線條一樣簡單,3D打印機能夠打印出空間彼此不相連的物體。
醫學
在醫學上,采用3D打印將雙光子聚合物和生物功能材料組合修飾成毛細血管,不僅具有良好的彈性和人體相容性,還能夠用于替換壞死的血管,與人造器官結合,部分取代藥物研發中的實驗動物。2011年10月在德國生物科技展 (Biotechnical Fair)上,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人造毛細血管吸引了參會者的關注,這些人造毛細血管已經在臨床醫學上應用。
日常生活
“3D食物打印機”是美國紐約康奈爾大學研制的食物制造設備。這部“3D食物打印機”采用了類似日常計算機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將食材和配料預先放入容器內(墨盒)中,只需輸入所需食譜,通過所配套的C A D軟件就能把美食“印”出來。對不少廚師而言,這種烹飪的新廚具意味著他們可以創作新菜品,制作出更多個性美食,獲得更高的食物附加值。使用“3D食物打印機”制作食物,可以大幅地縮減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環節,從而避免食物加工、運輸、包裝等環節中的污染與保存等不利影響。由于烹飪的原料和配料必須放置在打印機的容器內,因此食物原料必須是液體或其他可以“打印”的狀態。
IT行業
最近,迪士尼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技術在與有機玻璃同樣效果的高透光塑料上,以低廉造價打印出了L C D屏幕與多種傳感器,實現了I T應用中的新突破。利用3D打印光導管可以制造出高科技的國際象棋,這些國際象棋的棋子可以偵測并顯示當前位置。盡管這種單色屏與日常生活中見到豐富多彩的顯示屏相比有些微不足道,但其擁有3D打印技術成本低廉、制造工藝簡單的優勢。除了顯示屏,利用3D打印技術還能夠打印出多種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通過紅外光來偵測觸摸、振動等刺激,并將結果輸出。3D打印技術必將為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創造出更多的IT應用。
數學中
3D打印技術是應用3D打印機打印出實物模型。因此,在中國中學的教育中.可應用該技術打印出各種模型.讓學生易于接受對知識的理解。在中學的教育中,大量的應用掛圖、圖片等手段進行教學,這只是平面的工具。如果能把三維模型打印出來,必然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