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夢如何實現?揭秘3D打印與零工經濟的秘密
“大眾創業”這個詞在2015年出現的頻率特別高,今年估計還會保持下去。在經濟沒有足夠的力量負擔這么多的勞動力時,創業似乎變成了唯一出路。這個時候,互聯網成為了救命稻草。
早在前幾年,歐美國家就已經形成了gig economy(零工經濟)模式,零工經濟意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職業者構成的經濟領域,他們會利用網站或應用程序在網上簽訂合同。Gig原指任何一種工作、職業、任務,在這里被賦予新意,專指利用網站或應用程序承攬的零碎工作。
如今,零工經濟現象正變得越來越普遍,正如Wired網站所說:“零工經濟是互聯網驅動勞動力領域的領頭羊。”對于這類勞動力,我們比較熟悉的有:400,000個Uber司機,嘀嘀司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公司推出了這類軟件,利用互聯網緩解無處安放的勞動力。
而3D打印原本就是一項創造性很高的技術,和它聯系最為緊密的領域之一就是DIY,相當適合零工經濟這種模式。它不會成為稍縱即逝的風潮,因為3D打印能應用到的領域越來越廣,從食品到器官組織,從游戲角色模型到定制珠寶。只要你擁有一臺3D打印機,并且掌握相關的技能,就可以為別人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實現從消費者到產消合一者的轉型。
另外,雖然目前還沒有出現比較成熟的類似Uber那樣的相關軟件,但是3D打印服務網站卻并不缺乏。比如Shapeways,專為用戶提供各種需要的3D打印產品;3D Hubs,將用戶和附近的3D打印機連接起來,促進定制產品的實現過程。
從根本上看這些網站與Uber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都創造了一個平臺,用戶可以在上面通過自己的產品賺錢,同時也可以向其他人尋求服務。
當然,與傳統職業模式相比,零工經濟雖然更加自由,平臺更加廣泛,相應地,保障、福利等方面也有缺失的地方。小編覺得,利用業余時間,靠自己的3D打印技能賺些零花錢還是相當可行的。當下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物流業都很發達,雖然國內還沒有這樣的平臺,但是只要你有技術,才華還是很有可能被發現的。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