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兒童醫院運用3D打印完成眼眶畸形修復
![]() |
3D打印助精準醫療-李奇攝 |
將人體患有腫瘤的肝臟、頭顱等器官模型3D打印出來,醫生再針對受損部位模型進行術前演練,得出最佳手術解決方案,隨后對患者實施手術,將無疑大大提高手術精準性和效率。今天湖南省兒童醫院眼科成功運用3D打印技術為一名11歲的新化眼眶畸形小女孩施行了“眼眶活檢、眼球后退及結膜瓣遮蓋”的精準修復手術。
來自新化縣孟公鎮洞下村十二組的11歲小女孩佳佳,兩歲時得了一種怪病,左眼開始腫脹、潰爛、流膿。父母帶她遍訪各地名醫,醫生檢查發現佳佳全身多處長有大小不一的腫塊,考慮是惡性腫瘤,家長只能接受這個現實放棄治療。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佳佳的病情卻“神奇的”一天天好轉起來。
2015年佳佳在湖南省兒童醫院眼科的幫助下,通過眾籌募集到“眼球摘除手術”費用,于2016年2月14日入住該院眼科接受治療。經過眼科、麻醉手術科、血液內科等10余位專家討論分析,制定縝密手術方案,為眼眶畸形修復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生命保障。
據悉,根據術前核磁共振和CT檢查得出的三維數據,制作出佳佳頭顱骨的3D打印模型,發現佳佳的眼眶存在明顯發育畸形:眶外側壁缺損,底壁缺損,與顱內相通;眼眶狹窄,眶底更為狹窄。經過專家們的綜合分析,佳佳的眼球突出并非眼球增大所導致,而是眼眶狹窄合并眼肌的松弛導致了她的眼球向外突出。專家們認為第一期手術,傾向于實施眼球退后及結膜瓣遮蓋手術。整個手術歷時3個小時,按照預先設計的方案,術中對3個不同部位進行了組織活檢,將眼外肌離斷,球后軟組織分離,將眼球后退,減壓后,眼外肌及結膜結扎并覆蓋在眼球表面。
王平博士介紹,3D打印模型在手術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指引作用,提高了手術的精準度和效率。術后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調整,如果順利1個月后傷口可以恢復;隨之進行全身治療,3個月后待全身及眼部病情穩定,再根據眼窩大小定制義眼片,改善佳佳的外觀。義眼片就如隱形眼鏡一般,每兩到三年根據情況重新定制調整一次。屆時,佳佳的眼球外觀能得到改善,生活質量也會得到提高。當然,如果義眼片安裝不滿意,也不排除需要再次實施眼內容物剜除的手術。
據了解,此次眼眶畸形的修復突破常規手術方式,根據佳佳目前眼眶發育畸形和眼球突出原因,綜合全身情況,決定暫時不摘除眼球,采用個性化的手術設計,運用3D打印技術進行精準引導,為她實施了“眼球后退手術和結膜瓣遮蓋手術”,并進行了結膜囊成型術,預置了義眼膜,再將眼瞼縫合。這些手術設計損傷最小,安全性好。王平介紹,術中所見的眶骨缺損和眼窩畸形與3D打印模型非常一致,給手術非常準確的指引和提示。這在省內尚屬首次嘗試,國內也處于領先趨勢,填補了省內眼科畸形修復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通訊員 李奇 姚家琦)
知識鏈接:
先天性眼眶畸形矯正手術仍然是目前小兒眼科醫生最具挑戰性的手術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眼球精細的運動以及眼眶復雜的肌肉血管骨骼結構,許多疾病如先天性眼球眼眶畸形、眼眶面部外傷骨折、眶內腫瘤等,需要眼科醫生通過手術對眼窩等眼部受累區域進行修復及對病變部位精準切除,否則盲目的操作帶來極大的手術創傷和風險。令人鼓舞的是,隨著3D打印技術的成熟和引入,醫生們能夠使用3D打印模型來改進眼眶植入手術精度,實現真正的“精準醫學”。
![]() |
3D顯示明顯的眼眶畸形-李奇攝 |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