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生3D打印機頻受關注的背后
2016年伊始,上海普利生公布了一則重磅喜訊——《普利生RP400 3D打印機榮獲2016德國iF設計獎》,消息剛出就受到了業內權威媒體的強勢報道,而上海增材制造協會、上海工業設計協會等業內組織對此也給予了高度關注,人民網、解放日報、搜狐網等幾十家國內知名媒體更是紛紛轉載。
據可靠信息證實,早在去年12月,RP400 3D打印機已經榮獲了“2015臺灣金點設計獎”。作為在臺灣具有35年的歷史的“金點設計獎”,2014年首度將報名資格擴大到全球華人市場,被譽為“全球華人最頂尖的設計獎”和“設計界的金馬獎”。而此次榮獲的2016年德國iF設計獎更是被譽為“設計界的奧斯卡”。
普利生RP400自2015年3月發布至今,短短一年的時間,為何上海普利生能夠連獲兩個國際獎項?為何業內、業外都如此關注普利生及其3D打印機呢?筆者認為這與該公司一直秉持的自主創新理念是分不開的。
極具現代感的炫酷外觀造型設計
2015年3月,在TCT亞洲展會上,上海普利生以一款極具現代感的3D打印機“RP400”的新品發布會,一舉博得眾媒體的眼球,這也是上海普利生第一次在3D打印行業內大范圍被大家所認知。RP400的設計,打破了工業級3D打印機傳統的沿用四方四正的外形特點,采用六棱柱外觀,一體化內嵌式計算機控制系統,加上周邊及頂端淡綠色光帶指示燈的點綴,打造成一款極具現代感的太空艙造型3D打印機。
極具突破性的打印速度

極具殺傷力的打印尺寸
普利生3D打印機的驚人輸出速度,取決于其成型方式——面陣SLA技術。當提到面陣曝光時,也許業內人士肯定會提起DLP技術。確實,DLP技術也是面陣光固化的一種,但是這種技術的成型尺寸是相當受限的,如果擴大成型尺寸,必將犧牲其成型的精度。而普利生的技術在保證其精度的前提下,可以將打印尺寸擴大到600mm的級別,是DLP完全不能達到的尺寸。
極具挑戰性的跨界研發
上海普利生前期一直專注于中國數碼沖印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在行業中享有極高的地位。2013年,該公司憑借近十年的技術積累、批量生產的經驗,跨界開發了具有原創的MFP光固化3D打印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生產銳打系列3D快速成型設備和配套光固化樹脂。利用該技術,可以輕易降低3D打印成本,縮短產品加工周期,使3D打印技術進入以前完全無法進入的行業和應用,比如一些對加工周期和成本較為敏感的領域。
極具特色的管理、商業模式
上海普利生采用“應用牽引、材料創新、設備配套”的先進理念創新應用;利用突出的速度和成本優勢,進入消費者市場,顛覆傳統3D打印機只能用于科研和測試的思維模式,聚焦醫療和人像市場,建立B-B-C的商業模式。
上海普利生頻受關注,得益于該公司創新性的管理與技術理念。該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光、機、電、計算機軟件、硬件、感光化學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并整合研發、銷售、服務。憑借獨特的管理和技術理念,上海普利生在3D打印行業取得飛速發展并得到行業的認可。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