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 | 眾包來襲,傳統雇傭和外包模式受沖擊?
讓我們想象一個場景:A公司是一家3D打印企業,某天A公司接到了客戶的訂單,訂單的需求是3D打印醫院吸氧設備中的氧氣閥分流器。誠然,接到訂單是令人興奮的,而如果A公司恰好沒有設計該產品的團隊,接下來應該怎樣做才能完成客戶的訂單呢?
方法一: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人才,組建新團隊。然而這種方法可能存在哪些風險呢?首先,招聘合適人才所花費的時間是企業不可控制的,訂單的交期無法保證。其次,即使招聘到相關人才,待此類項目結束之后,如果A公司后續并沒有類似的訂單,那么人才有沒有可能被“閑置”呢?
方法二:將氧氣閥門分離器的設計工作外包給其他公司。如果外包服務商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的交期和質量提交設計,那么萬事大吉。如果外包服務商并沒有按照預期完成工作,那么A公司將面臨著向自己的客戶違約的風險。
方法三:通過眾包的方式在可控的時間內獲得多個氧氣閥分流器的設計方案,然后擇優錄用。
眾包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興商業模式,它與外包有哪些區別不知谷友們之前有沒有了解過呢?不過關于這個問題,3D科學谷希望在分享完一個美國3D打印企業發起的眾包案例之后,再與大家共同探討。
美國3D打印企業的設計眾包案例
-什么是眾包模式?
眾包模式是指將傳統上由企業內部員工承擔的工作,通過互聯網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轉交給企業外部的大眾群體來完成的一種組織模式。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只需要為貢獻者支付少量報酬,而有時這種貢獻甚至完全免費。
-3D4MD 公司發起的眾包設計項目
3D4MD是一家致力于為全球偏遠地區提供醫療器械3D打印解決方案的公司。針對很多電力短缺的偏遠地區,3D4MD研發了太陽能便攜式3D打印機,醫療援助工作者在這些區域開展工作時可以攜帶這種打印機,在需要時插上U盤就可以隨時隨地打印出所需的醫療器械。當然,前提是U盤中存有已設計好的3D打印醫療器械模型。
3D4MD 公司其中一個客戶需求就是我們在文章開始時提到的氧氣閥分流器。3D4MD公司并沒有組建自己的設計團隊承擔設計這個小器械的任務,而是在2016年年初通過GrabCAD在線社區發起了該器械3D打印模型的眾包設計項目,召喚全球范圍內的工程師/設計師參與設計。本次眾包項目總共產生了126個設計方案。3D4MD 在126個設計方案中,根據項目組事先規定的設計規范和要求,最終評選出10個獲獎作品。獲獎的設計模型,3D4MD 公司將用來充實自己的數字化醫療器械模型庫,并提供給有需要的用戶進行3D打印。
氧氣閥分流器是一個安裝在醫院吸氧設備上的小裝置,它的作用是將氧氣罐中流出的氧氣分流成兩股,使兩個病人可以使用同一個氧氣罐吸氧。該裝置還可以通過調節每分鐘的輸氧量,有助于節約氧氣的使用量。雖然這些作用在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看起來并不起眼,但是對于許多醫療資源短缺的區域,醫療器械和藥品都非常難得,當地醫院有了這樣的小裝置就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在項目開始之前,3D4MD通過GrabCAD在線社區公布了項目獎金、參與規則、設計要求、評選規則等信息。
參與規則中規定了可以參與設計項目的群體,包括個人和設計團隊。
公布為本次眾包項目設立的獎金總計:3400美元,獎金將分配給獲得1-5等獎的設計師。
圖片來源:GrabCAD
項目的設計要求包括:基本設計要求、技術要求、評選標準。基本設計要求規定了建議使用的設計軟件、渲染要求、文件格式和展示形式。技術要求規定了打印材料、使用的打印機、后處理要求(該項目考慮到使用的便利性,要求設計模型在打印后無需后處理即可使用)、設計文件可以自由修改。評選標準則規定了打印文件的可打印性、功能性和打印成本。
按照這些這些規定、規則,3D4MD 在項目結束后公布了評選結果。科學谷菌在這里分享出獲得1等獎的作品:
圖片來源:GrabCAD
該作品設計簡單、便于打印而且耐用。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氧氣泄露,能夠控制兩個氧氣通道的氧氣量,并與病人佩戴的氧氣面罩可進行無縫銜接。
-眾包與外包有什么不同?
傳統外包模式強調的是高度專業化,而眾包模式則通過網絡的力量實現大規模業余化,也就是以低廉的成本依靠群眾的力量,在可控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目標方案,然后選擇最優秀的方案。在眾包模式下,成功拿到眾包獎金的可能是在車庫中工作的創客,也可能是在校的學生,也可能會出現破解化學難題的律師。總之而言之,在眾包的世界中,沒有國界的限制,也不受職業的束縛,大家都是用結果來說話的。
在3D4MD 的案例中,設計文件的提交截止日期是2016年1月底,該日期在發起眾包時就規定好了。接下來,在項目規則和激勵機制的共同作用下,在截止日期到來時,來自全球多個地區的126個作品被在線提交。整個項目的獎金3,400美元,在美國一個普通白領的月收入范圍內。如果外包給一家固定的設計公司,至少不會在短時間內就得到126個設計方案,支付的外包服務費用通常遠高于一個普通員工的月收入。
3D打印與眾包,在一個頻道上
其實,許多行業都已經嘗到了眾包模式的“甜頭”,例如:寶馬汽車在德國開設的客戶創新實驗室,為用戶提供在線的工具幫助他們參與寶馬汽車的設計;瑞典宜家家居通過舉辦”天才設計”大賽,吸引顧客參加多媒體家居方案的設計,獲獎者可獲得2500歐元的獎金,其作品將投入生產和市場。
讓我們再回到3D打印行業來看眾包模式。在3D打印的過程中,從設計、渲染、切片到打印,數據貫穿始末。數據貫穿始末有什么意義呢?數據的流通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實現了,因此針對3D打印的設計方案發起一個眾包項目,全球各地有設計能力的個人和團隊,只要有一臺電腦和相關設計軟件就可以參與到眾包項目中來,設計好的作品通過網絡提交即可。此外,由于3D打印機是創客們制造單件或少量創造作品的得力工具,所以3D打印與這些有著非凡創造力和設計能力創客們天生就是朋友。
3D科學谷認為,這些特點將3D打印與眾包模式調到了一個頻道上,讓3D打印設計方案的眾包執行起來相對便利。
當然,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有兩面性,國內外也有人發出了質疑眾包模式的聲音。例如,眾包模式讓眾多業余人士擠掉了專業人士的飯碗;眾包模式成為某些平臺剝削參與者的工具等等。不論眾包模式的優點幾何、缺點幾何,3D科學谷認為,我們都可以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思考如何應對這種新興的模式。
你怎么看?
如果你正在思考眾包模式,通過3D科學谷官方微信參與到以下問題的投票中來:
1. 你認為眾包模式對3D打印企業將有哪些影響?(多選)
a. 減少雇員數量
b. 節約成本
c. 提高工作效率
d. 沒有影響
2. 通過眾包讓廣大創客參與產品設計是否將成為3D打印行業的主流模式?(單選)
是
不是
3. 未來,3D打印服務商將怎樣獲得訂單? (單選)
a. 通過眾包平臺
b. 銷售拜訪客戶
c. 兩者并存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