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3D打印胎盤模型研究先兆子癇的治療方案
先兆子癇是導致孕婦死亡的高發病之一,但是關于它的形成原因和預防辦法卻很少。每年約有5%的孕婦患上先兆子癇,約有3萬人因此死亡。在目前的研究中,往往是用動物胎盤進行測試的,但是人的胎盤與動物胎盤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現在的研究并沒有帶來太多有用的數據。
由于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這讓專家們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到胎盤的作用,并且知道胎盤一旦停止工作會產生怎樣的危害。扎耶德大學的小兒外科創新組織和組織工程與生物材料實驗室共同通過3D打印了一個胎盤模型,并將其作為先兆子癇的前期研究應用。這一研究將來可能會對與妊娠相關的并發癥的治療產生重要的作用。
一些醫學家認為,滋養細胞的壞死是造成先兆子癇的原因之一。健康的胎盤滋養細胞依附于子宮內壁,然后隨著懷孕的進程不斷的成長,它們連接著母親的血管,并對胎兒的生長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化工學會(ACS)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科學家們發表了最新研究,他們通過3D打印的模型觀察滋養層細胞遷移形成胎盤子宮的過程,還模擬了滋養細胞的遷移,這一研究對于將來的先兆子癇醫學治療可能有很大作用。
該團隊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通過在3D打印的胎盤中加入表皮成長因子,使其產生多肽從而刺激細胞生長、繁殖和分化,最終形成滋養細胞的遷移。結果表明,加入了表皮生長因子的胎盤對滋養細胞的遷移有積極影響。雖然這一結果還有待更多的實驗進行證明,但是這似乎是種可行的治療方法。
事實上,3D打印的生物模型更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實驗數據。因為2D模型只能讓研究人員看到細胞在移動,但是3D模型卻能讓他們看到細胞是如何進行移動的。3D打印的生物模型將會在醫療發展上起到重要作用,對許多疾病的研究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