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3D打印技術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好萊塢新寵的
3D打印在文化創意方向的應用非常多,既包含了個性化的定制和制造,也包含像珠寶首飾這種現代藝術品的生產和制造,還有古代藝術的再現,如文物等高端藝術品的衍生品。
作為當代藝術——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發源地好萊塢,更是將3D打印運用得游刃有余,可謂將3D打印技術變成藝術的典范。
《X戰警:天啟》中Oscar Isaac的服裝加入了3D打印的元素;
《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的盔甲也運用3D打印技術制作;
《007:大破天幕殺機》中邦德的坐騎阿斯頓·馬丁DB5也是3D打印而成;
……
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藝術創作中,而Inside3D打印全球高峰論壇演講嘉賓國際數字雕塑設計師畢覃正是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藝術創作的先鋒人物之一。
畢覃
畢覃,數字雕塑設計師,現居美國硅谷地區,為Disney, Anatomytools, Edge Innovations等公司做數字雕塑設計。從魯迅美術學院到舊金山藝術大學的深造,他吸取了東西方美術設計的精華,創作的作品寫實而又極具個性。畢覃是將3D打印應用在藝術品制作的先鋒人物之一,從創作電腦模型數據到加工藝術成品均具備一流的技術和經驗。2015年他運用3D打印技術為舊金山動物園雕塑教育廣場創作的系列動物雕塑深受國際業界好評。
本次畢先生更將作為Inside3D打印產業全球高峰論壇演講嘉賓首度在國內開講,演講題目為《3D設計.3D美術.3D打印》,講述其在藝術創作中對3D打印技術的獨到見解。
演講概要
大約十二年前3D打印技術開始被運用在影視特效制作流程中。在好萊塢特效項目的制作周期非常有限, 而3D美術設計師結合3D打印技術正在幫助整個行業的設計流程變得更有效率。對比運用傳統的2D概念設計或雕塑草稿設計3D技術更顯設計多樣性的優勢。3D模型數據的尺寸,動勢以及細節等可以在電腦中進行快速修改,再運用3D打印機制生成實體模型供片方審核,節省了寶貴的時間以及成本。特效行業高度個性化定制的屬性已經讓3D技術與傳統美術的結合碰撞出了完美的火花!在未來,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更值得期待。
以下是畢先生的作品

|
|
|
動物園系列,栩栩如生
|
![]() |
|
|
人物系列,炯炯有神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