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創意設計在中小學的教學趨勢調查簡報
隨著創客教育的風潮越來越火,作為其中的關鍵創意開發環節——3D創意設計課逐步進入到各大中小學。但許多老師對開課對象選擇、課堂時間安排、教學內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國內領先的青少年三維創意社區——i3DOne社區,將對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間,入駐社區的6000多所中小學進行全面分析,包括2萬多幅3D設計作品的質量和風格、超過60萬人次的使用習慣等進行簡要的趨勢分析,以此為即將開課的老師提供方向性指導,也幫助正在開課的老師持續優化課堂質量。
從目前入駐i3DOne社區的學校省份來看,目前廣東的學校入駐率最高,其次是山東、北京、江蘇、上海,這與目前開設相關課程較多的省份相匹配。

由于這類課程的特殊性——需要掌握技術操作、已開發創意為主、不是升學的主流學科,因此目前國內開課最多的學齡集中在四、五年級和初一,這三個年級的學生正值培育拓展性思維階段,學業壓力較少,學生學習意愿更強,更樂于將作品與他人分享。

由于3D創意設計課目前從屬于通用技術學科,所以整體上,男生會比女生更傾向于去持續學習——男女生的比例為7:3。但事實上,從STEAM教育的角度,ART(藝術)也是其中一個環節,并且3D創意設計也會涉及到許多美學知識和美感培養(如下圖),因此通過拓寬課程主題,可以吸引更多女學生喜歡上3D創意設計課。

2. 中小學生3D創意設計能力及偏好情況
i3DOne社區通過設計的精美度、創意度、結構復雜度這三個標準,安排了專業3D老師為每一個作品進行審核評級,以幫助學生成長。雖然優秀級別的作品僅有20%,但好的作品上升趨勢非常明顯,可看到中小學生在3D創意設計領域潛力無限。

i3DOne社區初一學生樊鵬舉的作品
同時,優秀圖紙集中在四、五年級、初一、初二這幾個關注3D創意設計最多、并且空間和邏輯能力相對成熟的學齡。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六年級學生學業壓力大,但是他們仍然很積極的完成3D作品,并且涌現了不少優質的圖紙,某種程度也反映了學業壓力也不一定會降低學生了對3D創意設計的濃厚興趣。

在設計作品的偏好上,3D創意設計的開課主題從學生接觸最多的品類開始,如生活用品、玩具禮品。比較有趣的是,“其他”品類比例也非常高,這里的“其他”指的是天馬行空,創意性比較強的作品。可見,對于專業工程師和中小學生來說,前者通過3D設計創造生活可見的物品,而后者更樂于去無止盡地發揮想象力。因此3D創意設計課應該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多開展開放性較強的設計主題,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興趣,開拓思維邊界。

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小學(以下簡稱為“龍溪小學”)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重點實驗學校、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團體心理輔導”實驗基地。于今年3月開始,由袁傳文老師開始組織的3D創意設計課程,在短短2個月便讓龍溪小學在i3DOne社區的4000多所入駐學校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內3D創意設計課的先鋒代表。



通過采訪龍溪小學的袁傳文老師,小編發現,要開好這門課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由興趣為先導,由淺入深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據袁老師介紹,他開設第一堂課只用一分鐘演示了3DOne制作餅干盒的方法,沒等他繼續做下一步修飾,好多同學就迫不及待地要求自己來設計。
第二、巧用互聯網在線互動,實時給予學生鼓勵。
通過i3DOne社區的點贊和評論功能,袁老師可以隨時在線上給學生的作品鼓勵,很多學生都會定時跟袁老師匯報自己的等級成長情況。
第三、注重”榜樣“教育,充分讓”校園創客“發揮傳幫帶作用
“i3DOne社區擁有專業的圖紙評分和會員成長機制,如‘校園創客’頭銜等,方便學生互相學習”,袁老師繼續說道,“于是學校出現了不少如‘三級排長輔導一級士兵’的學習案例。
第四,搭配線下社團活動,增添學習興趣
龍溪小學在袁老師的安排下,成立了”3D電腦班“課外繼續學習的社團,進行自主管理,自主學習。充揮發揮優秀”校園創客“的“傳、幫、帶”作用,讓更多的孩子們喜歡”玩”3D。

通過本文對4000多所中小學的學生設計習慣進行統計,結合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小學袁老師的授課經驗,希望對更多正在或計劃開設3D創意設計課的中小學老師,在開班年級、課程主題設置方面有更豐富的參考意義,并且充分利用i3DOne社區的教學工具,幫助老師們能快速地開課,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