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3D打印前途光明 它需要怎樣的進化?(2)
3D生物打印,太空是其最佳試驗場?
如前文所述,3D打印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撩撥著各行業里的科研神經,任誰也不愿意錯過一場摧枯拉朽的革命。前文提到的增材制造和打印建筑尚沒有完全成熟,亟待進化,但更高深的3D生物打印領域也同時揚帆起航,甚至有沖向太空的計劃,科研人員看中的是太空中“微重力”的特殊環不境。目前,3D生物打印技術方興未艾,目標是實現醫學、工程學、電子學和生物學的大融合,最終打印出人體器官的替代品,要么一模一樣,要么有更優越的性能,使得未來人類能更輕松地更換“身體零件”。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可以打印出人體皮膚的碎片,但這項技術仍未進入臨床階段,而最終的器官打印則是一項更為艱巨的任務,研究人員要考慮多種細胞組成以及血管和神經如何做出類似人的組合。通過大量的試驗和現代材料科技知識,3D打印研究人員已確定在微重力的環境中,可以制造出一些地球上無法制造出來的材料,而3D生物打印現在面對的最大題就是“材料問題”,用于生物打印的材料需要保證細胞活性和組織功能,需要符合醫學上的無菌標準,需要大量的試驗來知曉生物材料、細胞和生長因子的最佳組合。
另外,地球上含有復雜的大氣層,相關事實已經證明,有些人體細胞是沒有辦法在“地球環境”中培養出來的,更不要說要長時間保持活性。在這種背景下,3D生物打印沖向太空,是必須要嘗試的一條路,況且在太空中,我們可以觀察骨骼、肝臟類的表現,細胞也能在高強度紫外線或者其他惡劣條件下進行擇優篩選,由此建立起來的3D生物打印系統,可能真會制造出“性能更加優越”的人體器官,供自然人類挑選,正如挑選衣服一樣。
大概是浸潤在科技界太久的緣故,筆者的科技觀一直是“偉大人物創造出革命性科技,而革命性科技再普渡眾生”。現如今,前沿的3D打印科研人員有希望成為這種偉大的人,他們的努力勢必會成為制造業、建筑業、醫學界的變革力量,也勢必會帶給全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試想一下,24小時打印一棟房子,就如同搭一頂帳篷;自己按照程式打印一個肝臟,再也不用擔心脂肪肝了…毫無疑問,當3D打印完成進化,大面積普及之后,人類的生產資料、房地產資源、醫療技術都會有質的飛躍,生活也將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