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建筑革命已經越來越近?
時間:2019-03-26 15:41 來源:蜂鳥發現3D打印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我們都知道,3D打印實際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方式實現快速成型的技術。它與普通打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多層打印方式,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而3D打印建筑技術促進工程建設行業與制造行業融合。如果3D打印建筑技術能夠普及,預計打印機器的造價大約在10-15萬美元,一般的小型建筑公司完全能夠負擔得起。只要有計算機和3D打印機,即便是在沒有建造團隊的地方都能大批量生產房子。這種新型的生產方式是“社會化制造”,如得到廣泛的運用,那么人人都可能成為“建造者”。
與傳統建筑建造方式相比, 3D打印技術具有如下優勢:
(1) 結構整體成形,建筑整體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大幅增強。
(2) 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制。
(3) 高精度且適用于復雜形體的建造。
(4) 不需要模板,大量節省現場人員。
(5) 適應惡劣環境的無人、少人建造。
(6) 建造速度快。
(7) 局部增材處理。
目前,3D打印房屋已遍地開花。歐洲建造了多個3D打印建筑物,美國出現了3D打印的小房子。前段時間,迪拜也宣稱它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有相當比例的家庭使用3D打印房屋,并且已經通過辦公大樓和實驗室的3D打印證明了其功能。我國北京、杭州、東莞、青海等地也相繼加入了建造3D打印房屋的行列。
以下就是利用上述某個優勢而進行建筑3D打印研究的有益嘗試:
橋梁結構3D打印與裝配式
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南置地數字建筑研究中心徐衛國教授團隊設計研發、并與上海智慧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造的世界最大規模3D打印混凝土橋,于2019年1月12日在蕰川路智慧灣科創園落成。該橋外形參仿趙州橋,全長26.3米,拱長14.4米,寬3.6米,橫跨園區景觀魚池。采用橋梁部件3D打印混凝土技術打印+裝配式技術拼裝的方式實現。

與傳統建筑建造方式相比, 3D打印技術具有如下優勢:
(1) 結構整體成形,建筑整體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大幅增強。
(2) 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制。
(3) 高精度且適用于復雜形體的建造。
(4) 不需要模板,大量節省現場人員。
(5) 適應惡劣環境的無人、少人建造。
(6) 建造速度快。
(7) 局部增材處理。
3D打印建筑的兩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1.建筑工程模塊新材料的打印:即3D打印用于建造復雜結構,即建筑模塊(Buildingblocks)而非整座建筑。對于模塊建筑體系而言,3D 打印技術可以應用于獨立單元的生產,并可在工廠內對模塊內部進行裝修布置,隨后運輸到現場通過吊裝將模塊連接為可靠的建筑整體。
2.直接用3D打印機進行施工(AEC)模擬打印出整棟建筑:具體打印過程如下:先在待建房屋的空地上安裝大型“打印”設備,該過程大概僅需要兩三名工人幾個小時時間。該設備外觀類似兩邊有滑軌的巨大行車,根據房屋三維設計圖紙,穩定、均勻擠壓混凝土,一層一層疊加“打印”與此同時機械手還能進行其他建筑材料的安裝,甚至可以做像鋪設瓷磚這樣的精細活。目前,3D打印房屋已遍地開花。歐洲建造了多個3D打印建筑物,美國出現了3D打印的小房子。前段時間,迪拜也宣稱它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有相當比例的家庭使用3D打印房屋,并且已經通過辦公大樓和實驗室的3D打印證明了其功能。我國北京、杭州、東莞、青海等地也相繼加入了建造3D打印房屋的行列。
以下就是利用上述某個優勢而進行建筑3D打印研究的有益嘗試:
橋梁結構3D打印與裝配式
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南置地數字建筑研究中心徐衛國教授團隊設計研發、并與上海智慧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造的世界最大規模3D打印混凝土橋,于2019年1月12日在蕰川路智慧灣科創園落成。該橋外形參仿趙州橋,全長26.3米,拱長14.4米,寬3.6米,橫跨園區景觀魚池。采用橋梁部件3D打印混凝土技術打印+裝配式技術拼裝的方式實現。

3D打印混凝土橋
建筑結構3D打印創業公司ICON研制3D打印機器,可以在48小時內打印出32平米的住宅,打印部分重量約為900kg,打印價格約為1萬美元,符合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住房標準。打印材料為小骨料混凝土,通過逐層打印(澆筑)方式實現。

3D打印混凝土單層房屋
蘇州盈創公司打印建筑
盈創新材料(蘇州)公司于2014年1月,在蘇州工業園區使用3D打印構件+裝配式組裝的方式建造一棟面積1100平方米的別墅和一棟6層居民樓。
盈創新材料(蘇州)公司3D打印別墅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