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已走進各行各業 前景樂觀
3D打印技術的魅力在于它不需要在工廠操作,桌面打印機可以打印出小物品,3D打印技術產品而且,人們可以將其放在辦公室一角、商店甚至房子里;而自行車車架、汽車方向盤甚至飛機零件等大物品,則需要更大的打印機和更大的放置空間。
不過現在3D打印技術還不夠成熟,材料特定、造價高昂,打印出來的還都處于模型階段,也就是說真正用于生活應用的還并不多,但3D打印技術的前景很好,未來將有可能得到普及,進入我們的生活。
先臨三維董事會秘書黃賢清在采訪時說:“各行各業3D打印都有涉及,包括3D打印牙齒、骨頭、人體器官等都在嘗試推進,但都沒有形成規模化。這有點像90年代末的互聯網,大家都感覺有點用,但用的又不多。互聯網真正大規模應用是電腦的普及、寬帶的提速,只有社會普及到一定規模才會放量,今天的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都是互聯網到一定規模之后形成的。”
對我們的3D打印公司來講擺在面前的有兩個困難。第一,推動技術創新。因為今天的3D打印技術離最終的應用還需要很多路要走,相當于90年代的手機電腦,還需要技術突破。第二,市場還沒有完全激發起來。很多人可能都聽說3D打印,但要他們掏錢消費可能還有一定的距離。
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兩端問題,制造端和客戶端。國家又覺得這個的產業非常好一定要做起來,就像新能源汽車一樣,大家都知道方向,但是要怎么處理?我覺得,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視;第二,中國要有企業來主導創新。
過去中國做3D打印的公司主要是一些院校,他們沒有以市場化為打算去推,同時社會的氛圍也不對。現在整個國家和社會對3D打印形成比較大的共識。對于國內大部分企業來說,他們可能是賣設備的思路,但是現在的消費熱情和興趣還沒激發。
一個生態里面一定會人做技術創新,有人做商業模式創新。才會有高度的發展。
(責任編輯:admin)
下一篇:3D打印在我國的困境:國產設備無耗材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