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五大趨勢或將改變人類生活
從自我修復管道,到打印器官,再到能防彈的T恤,這些聽上去非常前衛的事物,很可能隨著新的3D打印技術而到來。據《福布斯》報道,今年4月于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TED會議上,新型3D打印技術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其中5個趨勢尤為值得關注,很可能會在未來改變人們的生活。
1. 3D打印消費品本地化生產
推特的聯合創始人Biz Stone預測,耐克很有可能在未來十年成為一個純軟件公司,這要歸功于3D打印。未來,傳統的產品制造商不必為用戶提供實際的產品,而是發布具有版權保護的3D打印藍圖,用戶只需在家中或是附近的3D打印店即可打印出產品。
目前,數字3D打印工廠也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這意味著傳統的生產形式開始轉變。直接數字化制造能夠減少全球采購、制造成本,提供更多的本地工作機會,也有利于壓縮生產成本。
2. 自定義材質
3D打印的創造力遠遠超乎人們想象,自定義材質將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帶來眾多創新體驗。目前,醫生們已經成功通過3D打印,創建了一個環境膝關節疾病的工具,材質本身包含止痛藥、并且會隨著時間推移緩慢釋放抗生素。一些有遠見的企業也開始嘗試使用石墨烯作為3D打印材質,其柔軟、靈活,強度卻是鋼材的100倍。細胞打印也并非不可實現,對人造器官及移植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 納米打印
哈佛大學的Jennifer Lewis極其團隊成功打印了納米級的鋰電池,僅有一粒沙子大小,可以用于驅動微型醫療設備、小型電子產品甚至是超微型機器人,納米技術在3D打印領域已經獲得了初步成功,并且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
4. 提供更大的設計空間
越來越多的時裝設計師、甚至是大型奢侈品牌開始嘗試3D打印設計,這是因為傳統制造業的一些局限性,往往無法滿足設計師天馬行空的創意。3D打印則不同,支持多種材質、方便快捷的生產體驗,可以高效地將設計師的想法變成現實。
5. 4D打印
什么是4D打印?這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Skylar Tibbits提出的新概念,其基于3D打印,但添加了更多可變化性,產品能夠在未來某個時候根據環境變化而產生變化,比如自動修復管道、可根據環境變化提供防水功能的跑鞋等等,雖然聽上去頗為科幻,但隨著新型材質和傳感器的研發,也許會很快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