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巨頭面對嚴峻考驗 3D打印是否將成歷史?
Stratasys和3D Systems是3D打印行業的兩大巨頭公司,但是這兩家公司上季度的收入跟過去幾年相比呈明顯下降趨勢。2012年到2014年生機勃勃的景象,似乎已成為一去不復返的歷史塵埃。
盡管人們對3D打印行業的整體預期依舊樂觀——到2020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高達170億美元,但Stratasys和3D Systems2016年的日子可能很難熬。兩家公司都表示將削減成本,以應對嚴峻的挑戰。
首先是,潛在客戶開始減緩購買3D打印技術的步伐。高盛公司的分析師最近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這一趨勢“更像是行業大勢,而不是僅限于某些公司”。與此同時,3D打印廠商正在面臨新來者,尤其是惠普公司的激烈競爭。該公司有望在明年開始供應自己的3D打印機。
奧本海默公司分析師霍爾登?路易斯表示:“兩家大公司一直在不斷投資,自以為會保持線性增長。現在他們失去了這種勢頭,猛然發現自己的攤子鋪得太大了。”
那么,3D Systems和Stratasys是否到了開始裁員的時候了?從第三季度的收益電話會議來看,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會在新產品上繼續投資,同時會堅定地優化成本結構,更好地配置資源來把握短期機遇。”3D Systems公司財務總監大衛?斯圖卡表示,這些堅定的舉措“包括進一步整合工廠,精簡人員。”
3D Systems計劃在2016年年中關閉一家位于馬薩諸塞州安多弗的工廠,這是該公司整合生產與研發計劃的一部分。在回復給《財富》雜志的郵件中,3D Systems發言人表示,公司已經“提出將安多弗工廠的大量員工調往其他工廠”,但在安多弗工廠的80-120名員工中,究竟有多少將被辭退,目前尚不明確。
在Stratasys公司的收益電話會議上,首席執行官大衛?賴斯也透露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公司將設法調整“成本和運營結構”。當然,Stratasys的子公司,位于布魯克林的桌面3D打印機廠商MakerBot,從今年4月開始已經進行了兩輪裁員。
3D打印設備和軟件廠商仍然難以找到產品的買家。這項技術在使用上仍然過于復雜,難以成為主流。“現在越來越清楚的是,這些機器難以使用。這會影響人們的購買意愿。”路易斯表示。
通用電氣等公司在部分業務中已經采用了3D打印技術,如生產客機發動機部件的通用電氣航空集團。該公司新型Leap引擎的燃油噴嘴就是完全用3D打印技術生產的。
3D打印技術能夠顛覆制造業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在工廠中批量生產部件,而不僅僅是偶爾制作一個原型,后者是目前的主流方式。然而,這種愿景尚未實現。
路易斯表示:“從長遠來看,這些機器擁有光明的前景。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可以實現很多減材制造(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做不到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被廣泛采用的。不過,這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