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具特色3D打印設備排行TOP10
作為3D打印行業又一全新開始,2016年全球3D打印產業可謂“成果頗多”。不僅出現了以惠普公司MJF設備為代表的新型3D打印技術,更涌現了一批又一批頗具特色的3D打印設備。今天,小編盤點了2016年自開年到現在的十大最具特色的3D打印設備與大家共同分享!
NO.1 惠普的MJF 3D打印設備
時隔兩年的熱身,惠普終于向3D打印機行業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宣告著這個在平面世界的打印機老大開始進軍三維世界。而惠普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3D打印機理念是在2014年的10月29日,當時的執行副總裁Dion Weisler(現任CEO)在活動會上中提到“混合實境”(Blended Reality)的概念,期待建立一個能夠激發人類創造力的生態系統,隨之拋出惠普希望開發3D打印機的愿景,并展示了如今已經應用到惠普3D打印機產品上的Multi Jet Fusion Process (備注,在此稱其為多噴嘴式熔融技術)。
IT巨人惠普公司本次正式推出了兩款產品,分別是HP Jet Fusion 3D 3200和HP Jet Fusion 3D 4200。其中3200主要是為快速原型而設計的,而4200則主要用于快速制造。惠普公司宣稱,這兩款產品都在體素(voxel)的基礎上實現了各種參數的控制,令3D打印速度提升了十倍,而每個打印對象的成本降至最低,材料的可重用性也大幅提升。設備的3D打印速度也提升了25%,冷卻速度提升了5倍,每個對象的打印成本更低,可以在正在進行的打印作業中添加額外的部件,以滿足緊急需要。這兩個系統的熱力學控制功能可以實時控制打印床上的900個點,從而可以使每一層粉末的質量保持一致 ,甚至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逐層的糾正。這兩款機器都有3個打印頭,每個打印頭上都有1萬個噴嘴,分辨率可達1200 dpi。目前的尺寸精度為0.2毫米。
而在材料方面,惠普采用了開放平臺的新策略,與眾多相關行業巨頭展開密切合作,惠普此次的合作伙伴名單包括贏創(Evonik)、巴斯夫(BASF)、阿科瑪(Arkema)和Lehmann&Voss&Co等,他們全是化工巨頭或者相關領域的領先企業。除此之外,惠普公司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中涉及的公司還包括Shapeways、Materialise、捷普(Jabil)、西門子和Proto Labs等,都是業內知名的平臺以及軟硬件設備大佬。最為值得注意的是,惠普公司還采用了類似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商店,仿當年蘋果公司利用iTunes商店進行音樂產品銷售的模式,將材料的定價開放給相關開發商,但是所有的第三方材料都要經過惠普供應鏈(HP從中收取費用),以確保材料使用安全、以及與硬件兼容。由此可見,惠普這次集結了眾多業內頂尖的合作商,致力于打造出真正革命性的產品,改變全球3D打印行業的發展軌跡。
NO.2 全球首款生物打印筆BioPen
生物3D打印技術總是能讓人拍手叫絕,無論是可以存活幾十天的3D打印大腦皮層組織,還是移植到老鼠身上的3D打印卵巢,往往讓人感覺不可思議。近日,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更是開發出了一種生物3D打印筆,簡單說就是生物界的3Doodler。這只筆被稱為 BioPen(生物筆),它的神奇之處在于,醫生可以在手術過程中,直接拿著筆將細胞“畫”在患者受損的骨頭或者軟骨組織上。
據了解,BioPen內部裝著含有干細胞的生物墨水,它們被裹在生物聚合物中,如褐藻膠(一種海藻提取物),外部再由一層水凝膠保護著。這些墨水可以直接擠壓在骨頭上,再通過筆身的UV燈凝固,之后這些干細胞便會在人體內繁殖,與神經,肌肉,骨細胞分隔開來,最終形成組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該項研究對于修復軟骨組織手術有著變革性影響,軟骨組織損傷后,往往很難確定究竟要植入何種形狀的人工軟骨,而如今只需用BioPen將受損部位填滿,軟骨組織便可自行恢復。此外,該項解決方案還可以更進一步地做成定制化模式,加上特定的藥物,促進康復和再生長速度。據了解,目前BioPen的原型是用醫療級塑料和鈦金屬3D打印而成的,重量很輕且利于消毒。
迄今為止從3D打印筆BioPen擠出的細胞存活率在97%以上,后期完整的研究報告將發表在 Biofabrication(生物制造)學術期刊上。
NO.3 3D Systems SLA-bot-1 3D打印機器人
在之前的CES 2016上,3D打印巨頭3D Systems展示了自己的一系列常規3D打印機及相關產品,但是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特別的驚喜:SLA-bot-1 3D打印機器人。這個SLA-bot-1與我們詳細中的3D打印機器人可能都不一樣。這個3D打印機器人有一個小巧的機械臂,用來控制構建平臺,是的,它的構建平臺實際上是安裝在機械臂上的,在打印時,它會將構建平臺伸入一個裝有樹脂罐的空間里,像正常的SLA 3D打印機那樣打印。除此之外這個機械臂還可以自動抖掉多余的材料和將打印好的對象放在指定的整理區域內。
實際上,這是將傳統的SLA 3D打印機與機器人技術結合起來的一個自動化的3D打印系統,它的最大優勢可能就是節省了人力成本。“SLAbot-1使用工業級的機械臂,按序生產零部件。”3D Systems解釋說:“這種模塊化、可用于流水線的增材制造設備可以大規模配置,從而能夠實現分布式、自動化、高速、大規模定制制造。”3D Systems公司的首席技術官Chuck Hull早在1986年就申請了關于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藝的專利,這個最早的3D打印技術專利描述了一個從下而上3D打印的方法,這也是3D Systems公司在SLAbot-1中使用的方法。因此這款產品也是該公司對Chuck Hull的致敬,于此同時也展示了一種完全前瞻性的概念,即如何實現大規模定制化制造。
“在這項技術問世30周年之際,我們想要退后一步,再看看Chuck Hull當初的專利。”3D Systems公司的Cathy Lewis解釋說:“當我們重溫這項專利時,發現他在“圖4”中描述了一種機構可以從下向上3D打印。當時的描述是它超級快,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材料。真是神奇!時間過去了30年,他的技術仍然是這一領域使用最為廣泛的技術。”
NO.4 Drawn公司推出超大型機械臂3D打印機
2016年5月13日,法國3D打印初創公司Drawn發布了其號稱是顛覆性的3D打印機Galatea 1.0。Drawn是Sylvain Charpiot于兩年前創立的。Sylvain稱他的團隊為了開發這款3D打印機總共花了4年時間,并稱該機器可以與以色列3D打印公司Massivit推出了一款巨型3D打印相比,后者剛剛獲得了Stratasys公司的大筆資金投資。
據了解,Sylvain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他畢業于法國著名的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ENSAM)。在畢業之后,Sylvain先是在捷克管理了一個大型制造中心,然后又去了東南亞。在發展中國家工作的幾年里,他覺得技術能夠幫助他把一些原本流向了低工資國家里的工作崗位帶回來。于是他決定回到法國去學習一些商業技能,希望成為一名企業家。正在這個時候,3D打印開始嶄露頭角,一下子就吸引住了Sylvain。從2012年起,Sylvain開始致力于開發一款大型3D打印機,這就是Galatea。據悉,Sylvain剛發布的這款Galatea 1.0 3D打印機最大3D打印尺寸為1.2×1.5×2米,并能夠以1毫米的分辨率實現每小時30厘米的打印速度。這些技術指標著實讓人印象深刻,基本上與Massivit 3D打印機不相上下。Massivit 3D打印機的最大3D打印尺寸為1.5×1.2×1.8米,打印速度為每小時35厘米,Z軸分辨率最小可達1毫米—1.5毫米。
據此之外,Sylvain還自豪地宣稱,Galatea擁有3D打印回收材料的能力。目前的1.0版本可以打印ABS、醋酸纖維素(CA)、聚碳酸酯(PC)以及一些復合材料,以及一些再生材料。與之相比Massivit的專利技術則更為依賴其專有的凝膠,顯然打印成本會更高,更不要說Massivit 3D打印機的起價高達30萬美元了。Sylvain稱他們的價位要比Massivit低得多。另外,這機器配備了兩個軟件,其中一個是該公司專為Galatea 1.0開發的使用起來十分容易。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產模式下,Galatea可以一天24小時不停地生產。比如,它最近為開業不久的里昂光明體育場3D打印了一個高達4.2米的巨大獅子塑像,就是靠著20天的不間斷生產才完成的。
NO.5 多層電路板3D打印機DragonFly 2020
以色列的3D打印機公司Nano Dimension是先進的3D打印電子系統和導電油墨開發商,今天宣布與美國3D打印先進制造專家FATHOM合作,將Nano Dimension的DragonFly 2020 3D打印機帶到美國的西海岸硅谷,也是全球著名的電子工業中心。DragonFly 2020 3D打印機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打印多層電路板的三維打印機,結合專有的3D injket三維軟件和納米材料技術,DragonFly表現出色,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DragonFly深受投資的喜愛,最近,他們又從以色列的首席科學家那兒獲得一百萬美元的投資,并獲準在納斯達克交易市場上市。
今年早些時候,以色列公司已經簽署了一項協議,為全球柔性制造商供應DragonFly 2020,從總總跡象表明Nano Dimension終于準備推出他們的電子3D打印機了。FATHOM,總部設在三藩,是一家領先的先進制造商,分銷商和服務提供商,將添加劑制造技術與成熟的傳統方法融合為企業提供快速成型解決方案,從概念到原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它們的服務包括數控加工、聚氨酯澆注、快速模具、注塑,合同研發,當然,這是一個在所有形式的3D打印專家(FDM、SLA、SLS和PolyJet,DMLS)是Stratasys公司授權的合作伙伴。
NO.6 世界最大3D打印機VX4000
在2014年的時候,知名工業級3D打印機生產商voxeljet在底特律郊區的Canton設立了美國首家技術服務中心,為該國汽車或其它行業的工業客戶按需制造零部件、模具、型芯和模型等服務。如今,隨著該中心業務的不斷擴大,為了進一步提升其增材制造服務能力,voxeljet最近又在這里安裝了一臺VX4000 3D打印機。據了解,這是世界上打印尺寸最大的一款砂材料3D打印機,其最大打印尺寸可達4×2×1米。除此之外,這款機器也很靈活,其打印速度和打印量都可以挑戰。當然,該機器的最大優勢還是能夠以300 DPI的分辨率進行大容量的輸出。該公司宣稱他們的機器可一次性輸出的零部件體積堪比一輛大眾高爾夫汽車。
據悉,VX4000主要面向鑄造行業,尤其是那種從事金屬鑄件或者模具制造的工廠,他們也是voxeljet服務的主要客戶。另外,由于VX4000是逐層構建,打印頭隨著每層的構建完成逐漸上移,這使得VX4000的構建平臺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而且通過導軌也可以很方便地更換構建平臺。Voxeljet團隊稱通過這種方式,該機器幾乎可以永不停歇地打印。有些不太熟悉的人可能會好奇為什么會用砂(確切地說是石英砂)來作為3D打印材料。實際上它主要是用來根據CAD數據打印鑄造用的模具。使用石英砂3D打印出來的模具不僅精細,而且后處理也很容易。
NO.7 大佬Stratasys正式投資巨型3D打印機
2016年2月17日,Massivit大尺寸3D打印機生產商、來自以色列的Massivit 3D 打印技術公司(Massivit)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來自行業巨頭Stratasys公司的一項投資以進一步開發和推廣其專有的超大尺寸、快速3D打印技術。MASSIVit 3D公司成立于2013年,由一群3D打印行業的資深人士組成。該公司擁有一項被稱為GDP的全新3D打印技術,所謂的GDP,并不是指國民生產總值,而是Gel Dispensed Printing(凝膠點膠打印)的縮寫,這種技術有點類似于FDM和SLA技術的結合體,打印速度極快,而且能夠打印出非常大的3D對象。
目前該公司已經推出了一款超大型3D打印機Massivit 1800系統以及Dimengel 3D打印材料。這兩者都是為了滿足視覺傳播市場制作大尺寸造型的需求而設計制造的。目前Massivit公司準備充分利用其GDP技術為更多需要快速、大尺寸3D打印的市場開發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Massivit公司實際上與Stratasys公司還有點歷史淵源,Massivit公司的創始人之一Gershon Miller曾經是著名的Objet公司(現已與Stratasys公司合并)的創始人。
NO.8 可折疊SLA 3D打印機Ilios Beam
塞浦路斯3D打印機廠商Ilios日前宣布推出最新款SLA 3D打印機Ilios Beam。公司打算將該可折疊3D打印機有關產品圖像延遲到最近出貨日期公布;預訂價格為1989美元。公司生產的下一代SLA 3D打印機Ilios Ray嵌入了新功能,并改進了技術規范,并將機械減小到更易管理的尺寸。
而最新款便攜式可折疊SLA 3D打印機Ilios Beam,延續了這種實用方式,同時還能提供高質量的3D打印。該超緊湊型3D打印機Ilios Beam折疊尺寸僅為30x38x15cm,打印尺寸能達20x29x20cm;輕質鋁合金構造使得該機械非常輕巧。其創造者表示Ilios Beam采用了高度復雜的軟件來簡化該機器的物理組件。此外,Ilios Beam還配備了彩色觸摸屏接口、WiFi連接,以太網等功能。為了降低該SLA 3D打印機的成本,Ilios移除了自動送料系統;也就是說Ilios Beam 3D打印機用戶需要手動添加樹脂等材料。
NO.9 世界首款聲控3D打印機
雖然不是那么愿意承認,但是日本在科技研發方面的確走在亞洲的最前列,或許是因為一直延續的匠人精神,不停尋求突破是這個民族的最大特征之一。日前,小編了解到,日本3D打印制造商Bonsai Lab剛剛推出了一款最新的3D打印機,FabPod,它最大的特點便是“聲控”。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在此之前,世界上還沒有哪一臺3D打印機可以實現聲控技術。
FabPod在CES 2016展會上首次推出,據稱,它的推出主要是為了迎合目前教育市場對3D打印的迫切需求。從2015年的市場整體情況可以看出,桌面3D打印機制造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很多企業都開始轉向專業級市場。拿3D打印最繁榮的市場——美國為例,尤其是在奧巴馬宣布撥款100億美元為學校建造創客空間后,很多制造商都把目標瞄準了教育領域。而 Bonsai Lab此次推出的新型打印機具有安全、便捷、高性能、低成本的特點,非常符合教育市場的需求。
雖然目前該公司還沒有公布FabPod的價格,不過,據透露稱,單價不會超過500美元,并且會在今年春季開始銷售。與此同時,他們還推出了一款適用于該設備的3D打印軟件,FabPodUI,用戶可以免費獲取。另外,據悉,這款3D打印機是Bonsai Labs計劃推出的智能房間系統的一部分,所以相信未來FabPod帶給公眾的驚喜遠不止這些。為了使FabPod的操作更為便捷,該公司為其設定了一個“語音導航”,用戶還可以通過手動調整對其進行自定義設置。非常有意思的是,與其配套的FabPodUI軟件界面極具游戲畫面感,這對于中小學學生來說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當然,這款軟件也可以兼容于其他3D打印機。
No.10 世界最快DLP 3D打印機Imp
早在2015年9月來自韓國的3D打印機廠商Carima在歐洲模具展上展示了其打印速度超快的C-CAT技術,號稱比現有的DLP 3D打印機快400倍。而今,Carima終于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在剛剛過去的東京3D打印展上,該公司正式發布了基于C-CAT技術的3D打印機Imp,該機型主要面向珠寶、牙科等行業,操作方便,而且在3D打印材料方面也有很大的靈活性。
當初C-CAT技術在歐洲模具展上一經露面,就吸引了很多關注,觀眾們贊嘆其超快的3D打印速度和高精度。Carima公司擁有該DLP技術的專利,其甚至被譽為全世界最佳工業3D打印機第七位。據了解,Carima公司成立于1983年,之前的主要業務是制造光學設備,2009年開始制造工業級3D打印機,迄今為止,該公司提供的系列產品包括用于辦公室的DP110E(構建尺寸為110×82×190毫米)、以及用于工業級3D打印的EV機型,如Master EV(構建尺寸200×112×200毫米)。據稱,C-CAT技術能夠在1微米層厚的條件下,以60立方厘米每小時的速度打印。與當前技術水平下2~3立方厘米每小時(層厚100微米)的打印速度相比,優勢非常明顯。除此之外,Carima還在韓國提供3D打印服務,用戶只需將設計文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過去,并選擇材料和模型尺寸即可。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