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Time, 3D打印制造業的滴滴打車?
Uber和滴滴打車能夠迅速贏得市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需要打車的人與其方圓幾公里內車內閑置的車主或出租車之間存在這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打車的人不知道可以提供服務的車在哪里,而車主不知道其附近需要打車的人在哪里,而通過Uber和滴滴打車手機APP將這樣的不對稱信息迅速對接起來。
其實在制造業,也存在著這樣的信息不對稱,很多時候一些工廠的產能在閑置著,工廠主眼看著設備一天天折舊卻無能為力。一方面有閑置產能的工廠無法為一些零散的小項目來雇傭專門的營銷人員,因為營銷成本可能會高于制造所獲得的利潤;而另一方面,一些零散的小項目卻在市場上難以找到合適的加工方來完成,因為尋找有閑置產能的工廠也需要花費金錢和精力,需求方僅僅為了這些小項目而投資更多的設備自己來生產又不值得,這樣雙方都處于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兩難局面。
本期,我們共同分享下制造業的滴滴打車是怎樣的商業模式,其存在的土壤和意義在哪里?
機床制造業的德馬吉早些年就在進行幫助制造業交易制造產能努力過,還推出了一個應用叫做Market Place。然而,這個Market Place的運營模式是與國內的B2B在線商業模式類似:一方發布產能購買需求,等待另一方恰好有過剩產能的來接單。思路不錯,切中市場的需求,但痛點并沒有有效解決,這個過程中還缺乏一個智能的“物色”接單工廠的算法和分配機制。
美國的創業企業MakeTime的商業模式號稱:“點擊你的鼠標,你需要的產能立等可取”,從在線上傳所需要生產的產品設計圖紙,到MakeTime自動查找到合適的接單工廠,再到零件被生產和發運,這個過程十分快速。
圖片:MakeTime服務流程
那么MakeTime是如何迅速的找到合適的接單工廠呢?只是通過MakeTime和MT Connect的合作伙伴關系來推測一二。行業分析師在2009年開始接觸MT Connect,MT Connect顧名思義就是將機床連接起來,通過手機端或者其他的在線終端,工廠主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工廠的機器內部運行情況,包括查看即時視頻。那么是不是MakeTime通過對接MT Connect對其入網加工設備的監測情況來迅速判斷哪個工廠的產能是閑置的,從而迅速做出產能接單呼叫。
圖片:MakeTime的合作伙伴
而對于工業級的3D打印,下一步,MT Connect是否會將這些打印機也聯網到其在線系統中?行業分析師認為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像機加工行業一樣,MT Connect提供了遠程查看和控制工廠內設備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對接MakeTime的云網絡分配過剩產能服務,企業也減少了銷售員在市場上尋找訂單的成本。
而將工業級的3D打印機對接到MT Connect上來,MT Connect是有優勢的,隨著對金屬增材制造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傳統機床制造領域的設備廠商紛紛進入到增材制造領域,有的推出基于數控加工中心的混合式增材制造設備,有的干脆直接進入全新的增材制造領域。包括德國哈繆爾、德馬吉森精機、日本馬扎克、日本松浦、日本沙迪克、德國哈默、辛辛那提、德國ELB磨床、西班牙依巴米亞、德國通快等,這些大型機床企業的用戶很多都通過MT Connect來實行機床在線監測,而將其從這些機床品牌商手里購買的3D打印設備也入網MT Connect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對于工業級的3D打印服務商來說將其設備對接MakeTime也著實頗具吸引力,節約了銷售費用不說,在加工效率方面,存在一個奇妙的1:3規則,那就是傳統加工的效率是增材制造效率的3倍。而在生產領域,效率是企業的生命線,這無疑是3D打印無法取代傳統加工技術的一個因素。另外,增材制造的表面精度達不到機加工的水平,這也是增材制造無法取代機加工的原因。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的精密部件,對尺寸公差的要求十分嚴苛,增材制造只能與傳統機加工相互配合完成零件制造。但是很多3D打印服務商對于打印出來的產品進行機加工等后處理并不精通,而MakeTime的機加工對接服務無疑將制造方的資源也做了服務串聯。
圖片:MakeTime將多種加工技術連接到一起
MakeTime平臺的積極意義在于其將云制造、軟件、3D打印、傳統制造串聯起來并和諧的共處一室,為制造業提供更快、更精準的服務。這樣的平臺將極大縮短我們原來所面對的供應鏈,也發揮社會有效資源的價值。而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否將傳遞或被復制到國內,還有待觀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MakeTime在初創期就獲得了軟件大鱷歐特克的投資支持,看來歐特克對于云制造的重視非同一般。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