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將成為醫療3D打印元年?
近年來隨著全球不斷掀起的“3D打印”浪潮,3D打印可以說在醫療領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17年將成為醫療3D打印元年?
3D打印器官模型已經成為了實實在在可用的工具,應用3D打印胸廓、胡桃夾綜合征、顱骨等都被真實應用在了醫學上。3D打印在醫療模型、假肢、手術導板、顱骨、頸椎人工椎體、人造器官、人工關節以及3D打印細胞和3D打印藥品等方面應用前景可觀,實用性、可替代性都極具優勢。
目前,3D打印技術的應用確實得到了臨床的認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曾表示:“3D打印可以使原來無計可施的疑難疾病,找到治療辦法,已有治療方法的,得到進一步改進,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因此,醫療個性化定制的發展十分必要。外科醫生通過這些器官模型進行手術前的模擬練習,從而制定出個性化手術方案,避免出現一些突發狀況。同時,治療可以做到“私人定制”,而且規避了不必要的手術開口,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恢復質量,加快愈合時間。
雖然3D打印醫療器械是一項醫療器械領域的新技術、新革新,但是作為新技術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未來醫療行業會往兩個方面分化,一是出現高質量的大型醫療企業,二是在行業中有創新、有革新的企業,而3D打印技術的應用就是一次革新。值得肯定的是,3D打印醫療器械勢必會成為整個行業中的一大分支,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醫院的重視。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Future Market Insights)調查統計,全球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2016年預計將達到2.796億美元,并在未來10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7.5%。而據市場研究公司IQ4IResearch&Consultancy發布的最新分析報告,稱到2022年,全球醫療3D打印市場規模將達到38.9億美元(約合260億人民幣)。
在2016年高速發展的推動下,2017年醫療3D打印的發展將井噴的形式發展,這也預示著醫療3D打印元年的到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