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通過區塊鏈保證數字化制造過程3D打印產品的認證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于6月21日發布的專利,工業集團通用電氣(GE)希望使用區塊鏈驗證其供應鏈中的3D打印部件。該專利是于去年12月提交的,該應用概述了將區塊鏈整合到增材制造(通常稱為3D打印)的方法,以創建驗證和驗證制造過程的數據庫。換句話說,該技術將使該公司能夠創建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制造歷史,以幫助跟蹤和驗證3D打印對象。
BiTA
GE在專利中稱這項發明將解決目前增材制造系統中存在的挑戰,根據該申請,“目前缺乏用于確保由3D打印工藝生產的物體得到適當認證的驗證系統”。由于這個問題,如果使用增材制造工藝生產更換部件的時候,任何可以使用3D打印機的人都可以復制該部件。因此,最終用戶無法驗證替換零件“是否是使用正確的構建文件,使用正確的制造材料以及正確配置的增材制造加工工藝來生產的”。
GE在申請中聲明:“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系統和方法來實現具有驗證和驗證功能的增材制造過程的歷史數據記錄,這些功能可以集成到增材制造設備中。”這一舉措只是工業巨頭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的最新跡象。去年,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了五項專利申請,這些專利全部是在2016年提交的,每個申請都描述了一個不同的區塊鏈應用程序,以幫助簡化飛機維護。
通用電氣還在3月份宣布它已加入Blockchain in Transport Alliance(BiTA),這是一個區塊鏈聯盟,旨在圍繞區塊鏈技術在貨運業中的應用制定標準。根據搜狐網的一篇《區塊鏈如何改變3D打印行業現有痛點》,文中指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完全可以應用到3D打印領域中。基于區塊鏈分布式區塊的特點,可快速實現點對點之間的信息交互、資源共享。使3D打印廠家實現按需生產、即時生產、就近生產,最大程度的減少各項成本。有效避免因中間環節增加的成本轉移到最終產品上,使消費者無法認可最終產物的售價而放棄產品。
可再生能源市場可能是其中之一。 GE全球研究公司的工程師正在尋找利用區塊鏈將消費者和電力生產商與風能和太陽能農場供電的電池聯系起來的方法。而隨著電池和其他混合存儲解決方案開始在世界各地涌現。通用電氣的“可再生能源區塊鏈”可讓團隊跟蹤電池存儲和釋放的電量,就像比特幣或以太坊錢包中的硬幣,監測電網需求,并使用智能合約購買和出售電力。
由此,對于GE來說,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看來是集團發展的大方向。
3D打印邁向產業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難題,其中包括:通過信息管理系統來管理增材制造數據流;工藝可重復性、零件到零件的可重復性;成熟的認證和質量檢測方法。增材制造數字線程包括設計信息、材料、工藝、加工以及測試信息。在3D科學谷看來,今天的3D打印企業,在面向將3D打印用于產業化的生產應用的時候,數字線程是必備功課。一個行業共識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使得平臺企業的角色慢慢從生產資料的管理者、生產過程的組織者,生產產品的分銷者,以及生產收益的分配者,退到了價值網絡的后面。企業角色變成定義價值,設計協議的機構,但是又獲得超額的收益,這個收益在于價值網絡的定義權。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區塊鏈技術對于3D打印過程來說是個昂貴的解決方案,單純就3D打印流程的數據加密,市場上已經存在著現有的解決方案,諸如來自于美國硅谷的Authentise公司推出的一套能讓客戶不接觸源文件就直接打印的解決方案,Authentise稱其為“流打印”(Streaming Printing)。Authentise平臺的使命是通過其軟件手段來保護整個打印流程數據的安全性。這就好比是出生嬰兒的手圈,每一份設計師的作品都戴上一份版權的“手圈”,在作品的數據流流動的每個環節,該“手圈”都做了有效的跟蹤和記錄,一直到打印機終端。
不管是通過區塊鏈,還是Streaming Printing的解決方案,3D科學谷認為有一點是清晰的,數字化制造工廠的背后是樹根互聯般的數據交換以及智能管理網絡,數據安全和過程可追溯是必須的,3D打印與制造業的融入,數字化制造過程的產品認證軟件必不可少。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