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研發出可打印活體組織的可編程3D打印機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臺自定義的可編程3D打印機,這臺3D打印機可以打印多組具有活體組織屬性的物質。新型的材料由成千上萬封裝在脂質膜內并彼此連接的水滴組成,利用這些材料能實現人體細胞功能的模擬。科學家透露這些打印出來的“液滴網格”能夠隨時隨地按需生產藥品,新的技術或許有一天還能像堆積木一樣為人體修復受損的細胞 。
500微米的液滴網絡模仿神經的電極之間的導電通路 (圖片由Oxford University的G Villar制作)
牛津大學化學系的哈根貝利教授說:“我們研發的3D打印機可以創建數以萬計彼此連接的液滴,液滴設計有蛋白質的孔隙,以形成通路通過網絡模仿神經和能夠從一個網絡到另一個網絡的一個側傳輸電信號。”
研究人員說透露,他們使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組織完全是使用合成的方法,沒有進行基因組的復制。他們將避免使用與干細胞相關的技術創建人體組織。
每個液滴都像是一個直徑約為50微米的“小水艙”,其體積比普通的活體細胞大5倍左右。研究人員認為,下一階段他們能把這些液滴做得更小。
液滴網絡可被設計成折疊后印刷成不同的形狀,舉例來說,類似的扁平形狀的花瓣是“已編程”折疊成為一個空心球,這是不能直接打印通過以下方式獲得。 折疊類似于肌肉的運動,是由滲透壓的差異,生成水液滴之間傳輸。
液滴網絡折疊成一個直徑約400微米的空心球 (圖片來源:3ders)
牛津大學化學系加布里埃爾比利亞爾說:“我們已經創建了一個可伸縮的方式產生了一種新型的軟質材料。 的印刷結構原則上可以采用的生物機械,使活細胞和組織的復雜的行為。
文章來源:sciencedaily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