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比亞迪已經量產3D打印機
導讀:新能源汽車大廠比亞迪在2024年的財報中透露,公司已經實現了3D打印機的量產。2025年3月25日,國產汽車廠商比亞迪發布了2024年的財報,全年銷售汽車427萬輛,營業額7771億元,歸母凈利潤402.5億元,研發投入高達542億元。

在比亞迪董事長的致辭當中,提到了兩大核心板塊業務,包括汽車業務和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而在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當中提到了3D打印機,2024年“比亞迪3D打印機、AI服務器于年內實現量產”。這對3D打印行業來講可是一個大消息,因為此前并未有相關的信息透露,突然就宣布已經實現了3D打印機量產。


當然,研發3D打印機對于一個7000多億營收的大廠來講,并不是很難,而比亞迪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比亞迪并未發布自有品牌的3D打印機,應該是作為新產品技術儲備,說不定未來某個時間點會進行發布,或將為3D打印行業帶來新的變革。至于比亞迪研發的是工業3D打印機還是桌面3D打印機,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南極熊將會持續關注。
比亞迪多維度布局3D打印
隨著3D打印產業的日益壯大,越來越多其他行業的龍頭企業開始布局3D打印,比如此前已經報道過的小米、追覓等,而現在又來了一個巨頭比亞迪。此前,比亞迪通過技術研發、人才招聘及生產應用等多維度布局,正逐步深化3D打印技術與新能源汽車制造的融合,為行業創新提供新范式。

自2022年起,比亞迪便通過成立新電池公司拓展增材制造業務,經營范圍涵蓋3D打印領域。2023年9月,比亞迪發布“3D打印高級工程師”職位,重點探索該技術在整車試制、汽車零部件及熱管理器件等領域的應用。至2024年,其招聘需求進一步細化,新增“3D打印前瞻技術研發工程師”崗位,月薪達2-5萬元,涉及SLM、SLS、SLA等多種打印技術,并強調與高校及企業的技術合作。
在制造端,比亞迪已采購大批3D打印機,用于汽車樣件打印及路試驗證。通過增材制造技術,比亞迪能夠實現復雜零部件的快速迭代,例如輕量化支架、電池外殼及熱管理系統組件等,從而降低材料損耗并提升結構強度
3D打印技術在汽車生產中的優勢
加速小批量生產:省去傳統模具開發環節,縮短新車型上市周期;
輕量化設計:通過拓撲優化生成蜂窩狀結構,減輕部件重量以延長電池續航;
部件整合:將多零件裝配簡化為單一打印件,減少潛在缺陷并優化供應鏈管理。
行業趨勢與未來展望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激烈,車企普遍面臨“降本增效”與“快速迭代”的雙重壓力。3D打印技術憑借其靈活性和定制化能力,成為比亞迪等頭部企業突破瓶頸的關鍵工具。據行業分析,增材制造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已從原型開發擴展至終端零部件生產,未來或進一步滲透至電池、電機等核心組件制造。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2024年年報中強調,公司將強化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并加速全球化布局。結合其在3D打印領域的持續投入,比亞迪有望通過技術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制造向智能化、高效化邁進。
未來比亞迪的3D打印機是否能在市面上購買到,我們將持續進行關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