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推動9.40億元“商業儲備制造網絡”法案,3D打印與AI技術成國防制造新支柱
2025年6月20日,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于上周將2026財年國防法案提交眾議院審議。法案中提出1.31億美元(約合9.40億人民幣)的預算,支持建立“商業儲備制造網絡”(CRMN),以提升美國國防制造體系的靈活性和韌性。該網絡旨在允許國防部于關鍵時刻要求合作企業將產線從民用產品快速切換至國防硬件生產。

有關擬議立法的報告中大量提到,需加速采用基于人工智能(AI)的增材制造工廠,以維護美國軍事優勢。報告指出:“國防部擁有絕佳機會,通過擴大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增強國防工業基礎及更廣泛的美國制造業能力。”
根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前空軍技術加速器AFWERX主任Nathan Diller曾于今年2月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交書面報告,強調CRMN的重要性,并指出國防制造業的離岸外包已構成危機。Diller在報告中提及南加州Divergent Technologies公司,該公司專注于AI驅動的增材制造,與五角大樓保持密切合作。他表示:“我們早上打印超級跑車車架,下午打印巡航導彈。我們與大多數國防主承包商及眾多初創企業合作,在各個生命周期階段提供空中、陸地、海上和太空能力。”

增材制造與AI技術在國防領域的融合
目前,美軍多個部門已擁有類似CRMN的項目,如空軍“民用儲備航空艦隊”及交通部的國防儲備艦隊。但除《國防生產法》相關行政命令外,本次提案是自二戰以來,美國首次系統性發展民用制造企業生態,專門為應對激增國防需求,將產能從商業產品轉向國防產品。
該計劃與Seurat首席產品官Michael Kenworthy提出的“可替代制造能力”理念高度契合。Kenworthy此前曾任Divergent首席技術官。這充分表明,商業儲備制造網絡的理念在美國的某些高科技行業已經醞釀多時。

值得關注的是,Divergent近期已被納入美國空軍價值460億美元(約合3302億元人民幣)的“企業級敏捷采購合同”(EWAAC)。EWAAC是一項為期十年的“不定期交付、不定期數量”(IDIQ)項目,于2021年啟動,旨在加速“創新武器系統”的采購。目前,EWAAC的供應商名單已涵蓋近300家公司。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國防采購需求快速變化,IDIQ模式有望成為常態,推動數字化采購生態系統建設,奠定未來國防工業基礎。3D打印無人機與火箭發動機正成為這種模式的理想測試場景。
此次法案的推進,象征著西方國家正在國防領域深入整合增材制造與人工智能技術。同時,這也為3D打印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增材制造技術將在加固國防工業基礎、提升產能彈性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