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桌改成的3D打印機外殼,解決了溫度和校準問題
對于基于FDM技術的3D打印機的用戶來說,在3D打印時保持溫度的穩定對于獲得高品質的打印輸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很多3D打印機廠商會在自己的機器外部加裝一個封閉的外殼以達到這個目的。
不過還是有很多其它3D打印機廠商出于成本的考慮沒有為自己的產品加裝封閉外殼,尤其是那些以套件形式銷售的3D打印機。值得慶幸的是,在開源硬件熱站Instructables上,一位名為phatima的用戶分享了自己動手為3D打印機制作封閉外殼的經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使用的是廉價的宜家家具。
“最近剛剛購買了一臺3D打印機,但我很快發現,盡管進行了校準,還是出現了幾個與溫度相關的問題。”phatima說。
“其中的主要問題是打印床要花很長的時間加熱,主要是房間里不能保持溫度穩定,除非把門關上、窗簾都拉著——這就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我自己熱得受不了!此外這臺3D打印機還有個在用ABS打印更大尺寸的時候會出現脫層的問題,如果能夠讓打印機保持在溫暖的環境中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
正好,一次在宜家閑逛的時候,他注意到了一款名為“Lack”的方方正正的桌子,當把兩個桌子疊起來的時候,正好能夠把他的3D打印機放進去,而且這款桌子相當便宜,每張售價9.99美元。于是他就有了一個想法,即用兩張宜家桌子為自己的3D打印機打造一個低成本的可控封閉環境。
“為了讓兩張桌子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我需要在一張桌子的四條腿底部中心鉆一個孔,然后在另一張桌子桌面的相應位置也鉆好孔,并用金屬螺絲把它們固定在一起。”他解釋說。
phatima稱,除了節省了寶貴的桌面空間,將兩張桌子疊起來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能夠明顯提升穩定性,這有助于減少3D打印機的振動。
當外殼的框架組裝好后,phatima下一步就是在其周圍安裝四個透明的觀察窗、傳感器、一個風扇,一個嵌入式的導線系統和一個樹莓派(Raspberry Pi),這么多裝置可以讓用戶無需打開外殼就能實時監測里面的溫度。
“裝上了外殼之后,我的那個放著3D打印機的房間溫度更舒服了,尤其是夏天更為明顯。”phatima補充說。
如果您也想為自己的3D打印機加上個封閉外殼,而且整合附近的宜家里也有類似的桌子的話,不妨去看看phatima在Instructables上分享的教程(點擊進入:http://www.instructables.com/id/3d-Printer-Enclosure-from-Upcycled-Furniture/?ALLSTEPS)。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