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蕾:金屬3D打印的未來更美好!
為了自己鐘愛的金屬3D打印項目,薛蕾也許放棄了一個成為知名教授的機會。
2011年,為了研究理論轉化為成果,為工業界服務,薛蕾的導師黃衛東和幾個股東成立了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那個時候,公司“極度缺人”,已留在西北工業大學任教成為副教授的薛蕾被導師看重。
在導師找他談的時候,薛蕾幾乎沒有怎么考慮,對于這項自己也付出了好多年心血去研究,卻始終也沒“活起來”的技術,他實在太想讓它接受市場的檢驗了。就這樣,他成為公司的總經理。
不過,在那段技術還不被認可的時期,公司的發展步履維艱。
因為國內很少有院校開設相關的專業,導致他們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最后,有的已經工作了的師兄弟紛紛辭職前來“捧場”,支撐起這個團隊的研發技術。
“不過,最大的挫敗感還來自別人不相信這項技術。”薛蕾說,金屬3D打印主要應用在工業制造領域,尤其是航空航天領域,對零部件的要求很高,很多人不敢采用這樣的新技術去“冒險”。
開拓市場的艱難薛蕾記憶猶新,“要說服別人太難了。”當年他和同事們經常上門推銷,盡管對方對他們這些西北工業大學的老師非常客氣,但一句“我們目前還用不了”就把他們輕易地拒絕了。
因為項目一度推進困難,一些人開始有些動搖,“他們會想,這個項目到底有沒有產業化的前景?”
但薛蕾始終相信金屬3D打印技術是有未來的,只是市場還未撥云見日,看到它燦爛的前景,“所以我會一直堅持”。
在艱難的堅持中,2012年,公司還是拿下了訂單,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他們的第一個客戶。
“當時因為零部件的復雜性,傳統的加工技術做不出來,我們的金屬3D打印成為他們的一個選擇。”薛蕾說。
他笑言,其實對方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試試看,在別的技術做無法滿足他們加工要求的時候,金屬3D打印技術成為一根救命稻草。
沒想到這樣一次“無奈的嘗試”成為鉑力特走向市場的推手,訂單的成功完成讓其他商家也逐漸認可了這一新技術,“其實我們有近20年的技術積累,只是缺少被市場認可的機會”。
那一年,成為鉑力特的轉折點。此后,薛蕾開始由主動上門推銷變成接受主動找上門來的商家。
如今鉑力特是目前全國最大、實力最強的金屬3D打印全套方案提供商,業務涵蓋打印設備、耗材等全產業鏈,涉及航空航天、醫療、模具、汽車等領域,2014年銷售1.07億元。
不過薛蕾坦言,困難時時刻刻存在,“資金的投入很大,每年都還是覺得缺錢,僅2014年投入到設備上的資金就有3000多萬元。”這樣的狀況讓薛蕾和股東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甚至從公司成立起,股東們就沒分過紅。
人才問題也依舊讓薛蕾頭疼,“現在只能是自己培養,招來之后我們再慢慢教”。
因為缺人,薛蕾有時候也并不把自己當總經理看,在公司里他常常要親自上手,什么活兒都干,“任務急的時候,擼起袖子就上”。
盡管每天都要迎接挑戰和困難,薛蕾卻并沒有怨言,對于這個自己已經付出了十幾年的行業,他相信未來會更美。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