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全球的3D打印家門口遇冷
武漢濱湖機電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賣出的200多臺3D打印機中,僅8臺為省內科研院所購買,無一家省內企業購買;其他幾乎全被江浙滬、東三省及湖南等地企業和科研院所包攬。公司銷售經理錢穎峰納悶:這是怎么了?
武漢濱湖機電是國內最早投入3D打印技術研究的企業之一,研制出了目前世界最大、中國第一的多激光頭3D打印機。該技術由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教授團隊研發,曾獲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入選當年中國十大科技進步新聞。目前,公司產品已占據國內市場60%以上份額。
3D打印技術,也叫快速成型技術。很多難以用傳統方式生產的復雜產品,它都可以制造出來。“只要把零件的三維數據輸入電腦,再給機器填上粉末材料,過幾個小時,零件就‘打印’出來了。”相比傳統方式,3D打印在實體制造中的優勢顯而易見:省去了冗長而昂貴的模具制造過程。
著名雜志《經濟學人》曾預測,隨著3D打印等高端制造技術的進步,生產制造將從大型、復雜、昂貴的傳統工業中分離出來,“凡是能接上電源的任何計算機都能夠成為靈巧的生產工廠”。
湖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為何“忽視”這項新技術?錢穎峰分析,這與湖北工業企業產品結構有關。濱湖機電的3D打印機目前主要出售給兩類企業,一類是研發能力強的,一類是做大量快速成型制品進行試驗測試的。“湖北工業企業雖然多,但產品創新度并不高。”
在錢穎峰看來,在產業化初期,3D打印技術更適合新產品開發和小批量零件生產。湖北企業新產品開發少,且多為低端產品規模化生產,3D打印技術自然“英雄無用武之地”。
正在積極和武漢濱湖機電接洽的京山輕機鑄造公司負責人坦言:“以目前企業發展情況,能用上3D打印技術的地方太少了。”
“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3D打印技術對傳統制造業提出了挑戰。”在剛剛舉行的全省鑄造業大會上,史玉升直言。
(責任編輯:admin)